——專訪順慶區委書記蒲鵬程
作為南充主城核心區、全市經濟發展“領頭雁”,順慶區在南充組團培育“副中心”、推進“五區建設”、實施“五市戰略”中,怎樣想、怎么干?記者專訪了順慶區委書記蒲鵬程。
南充科創中心。
記者:
順慶如何認識“組團培育副中心”?
蒲鵬程:順慶是南充主城核心區、川東北重要交通樞紐,高鐵連接東西、通達南北,區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縣(市、區)中第一梯隊、川東北第一位次,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決心,扛起責任、挑起大梁、擔當作為,縱深推進“1353”發展戰略,大力實施臨江新區建設、主城更新、鄉村振興三個“十大行動”,為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提供更強動力、更大支撐。
嘉陵江風景綠道順慶段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一隅。
記者:
順慶區與達州市的交流合作重點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
蒲鵬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順慶立足現有基礎,以打造南充北站高鐵綜合樞紐為重點,加快推進南充北站站前基礎配套設施工程等項目建設,全力支持保障成達萬高鐵、漢巴南鐵路建設。
商貿服務業方面,在全市率先與達州市通川區開展跨區域聯合協商,舉辦跨區域聯合協商座談會,開展“迎中秋·慶國慶”順慶區通川區特色商品展銷會,推動兩地特色特質優質產品互融互通、商貿產業經濟并舉并進、營商環境政策補齊補強。
文旅融合發展方面,順慶與達州市通川區、宣漢縣開展文化旅游發展交流,聯合推出川渝紅色旅游精品路線——將帥故里主題線路。2023年順慶接待游客196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8億元。
黨建共建方面,聚焦共建川東北紅色教育聯盟,推動干部教育培訓資源共享,協助將南充的特色教材、特色課程納入達州干部教育培訓教材庫、課程庫;與達州市宣漢縣開展干部培訓教學科研合作,形成《儒家“仁愛”思想對青少年友善觀培育的借鑒》等理論成果。
成達萬高鐵嘉陵江特大橋加快建設。
記者:
助推“五區建設”、助力“五市戰略”,順慶怎樣干?
蒲鵬程:圍繞“成渝地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建設和“工業立市”戰略,全力抓園區、強載體,加快推進“一路四園”和科創中心建設,持續拓展壯大南充高新區;全力抓招引、強后勁,充分發揮電子信息、半導體零部件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汽配、食品加工及其他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3+2”產業鏈專班作用,著力招引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的龍頭企業、配套項目;全力抓企業、強集群,支持中科九微、通光光纖等龍頭企業壯大發展,支持人本軸承、康新鋁業等企業技改擴能,積極培育發展中小微企業;全力抓環境、強保障,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優化土地、資金、能源等要素配置,持續深化干部作風整頓,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圍繞“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建設和“文旅興市”戰略,推動一江一河串聯,以嘉陵江風景綠道和西河生態旅游快速通道為主線,串聯沿江沿河景區景點,形成江河聯動、全域旅游的良好格局;強化多點多極支撐,聚焦西山、清暉閣、北湖公園等重點景區景點,持續提升輻射力、影響力;促進文旅商貿繁榮,依托五星花園、南門壩、白土壩等城市商圈,積極培育文旅業態、創新消費場景;堅持城鄉一體推進,充分利用背靠百萬人口大城市優勢,全面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旅游。
圍繞“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引領區”建設和“開放活市”戰略,積極構建大通道,全力支持保障成達萬高鐵、漢巴南鐵路建設,著力打造南充北站高鐵綜合樞紐,提升南充北站影響力;積極爭創大平臺,全力推動南充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帶動更多資源向順慶匯聚;積極開展大招引,謀劃實施好“走進臨江新區”招商、科創中心專題招商等招引活動,同時借助西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平臺,精心開展投資推介。
圍繞“全國有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建設和“人才強市”戰略,在增強人才吸引力上下功夫,通過地上抓老舊小區改造、地下抓雨污分流攻堅、地面抓“三生”功能配套等不斷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同時制定科學完善的人才保障政策,讓更多人才愿意來到順慶、安心留在順慶;在發揮人才作用上出實招,結合不同人才特點,強化激勵保障,差異化、針對化培養使用,真正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在引進高層次人才上求突破,積極爭取知名大學和院所在順慶設立院士工作站、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著力引進一批能夠突破“卡脖子”技術、發展高新產業、提升創新能力的領軍人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