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煤炭的貨船駛向南充港。
臺橋吊對運煤炭集裝箱進行卸貨。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余中華 文/圖
2月26日,南充港都京作業區顯得異常繁忙:從廣元運抵南充的首批2400噸陜西煤炭在南充港開始卸貨。
據悉,這批貨于2024年農歷春節收假后第二天從廣元裝載經過4天時間,水運300多公里,于2月25日運抵南充,標志著春節后南充水運迎來“開門紅”。
走水路首批2400噸陜西煤運抵南充
2400噸陜西煤,裝滿72個運煤集裝箱,用4艘集裝箱船從廣元向南充運送。這是春節收假后第一批通過嘉陵江水運,從廣元運抵南充的貨物。
“哇!這里有一個‘一’字型的集裝箱船隊……”2月25日,在嘉陵江邊游玩的市民邊看邊用手機拍照,只見,4艘集裝箱船排起長隊,開足馬力在江上行使。
“嘟……”一聲汽笛響起,4艘集裝箱船有序駛進南充港都京作業區碼頭,緩緩停靠在碼頭邊,等待卸貨。港口工作人員準備就緒后,船上、地面、空中臺橋吊人員通力協作,開始卸載72個運煤集裝箱,這是南充水運紅火開局的一個縮影。
2024年10萬噸保供煤經嘉陵江運抵南充
時下正是嘉陵江枯水期,4艘800噸級的集裝箱船順利從廣元將貨物運抵南充,檢驗了基本形成的嘉陵江南充段Ⅳ級航道通行條件。“嘉陵江全江通航,全年可通行500噸級船舶,豐水期可通過1000噸級船舶,嘉陵江南充段正逐步成為國家高等級航道和全省水路運輸的黃金水運大通道。”南充市航務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四川南充都京港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董巍介紹,今年1月17日推進嘉陵江水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南充召開,為全面、高效落實會議精神,南充市交通運輸局、航務局組織省港投集團所屬四川南充都京港務有限公司在春節期間深度挖掘客戶需求、持續優化運輸方案、全面統籌運力資源,采用“物、貿、儲、運”一體化方式全力奮戰確保新年首航順利開展。本次運抵南充的2400噸陜西煤炭,主要用于南充以及川東北地區電力系統能源保供。
“這批煤炭,從陜西經過鐵路運輸到廣元,再從廣元經過水路運輸到達南充,最后在南充通過公路運輸,最終到達目的地南充港儲煤中心。”四川南充都京港務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部負責人王昌金介紹說。2024年,一共有10萬噸保供煤將通過嘉陵江水路運抵南充,水上能源運輸船次的常態化開行,將為嘉陵江流域產業培育、客戶招引、旅游發展和水上物流注入強勁動力。
據悉,南充圍繞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目標,與達州、廣元、廣安、重慶合川區等14座沿江城市達成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圍繞“港港聯動”“干支聯動”在港口利用、航道暢通、航運發展等6個方面持續深化互動合作,推動嘉陵江水運發展加快邁向“一體化”。在今年剛結束的南充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將加快促進嘉陵江高等級航道提質增效,全面開通夜航,深化精品航線試點,加強干支聯動和上下游港口聯動,推動嘉陵江水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