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的重點、難點、突破點在基層,人民群眾的關注點、關切點、需求點也在基層,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必須持續抓好基層監督,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在基層深化。近年來,儀隴縣紀委監委探索推行“三三工作法”破解基層監督難題,有力提升基層監督穿透力、威懾力。
建立“三項機制”,著力破解
督前“無方向”
針對基層監督“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問題,通過集體會商擬定重點、試點探索驗證可行、總結經驗全縣推廣“三步走”模式,以點帶面推動監督工作更精準、更聚焦。
建立分析研判機制。各協作片區通過工作例會,圍繞信訪舉報、監督檢查、案件查辦、巡察反饋等發現的問題,綜合分析研判政治生態薄弱環節、群眾反映突出領域,精準鎖定監督重點。2022年以來,先后分析梳理出民生資金兌付不精準、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小微項目監管走過場等行業系統問題45個,為找準監督方向、明確監督重點、精準開展監督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建立先行試點機制。每一個專項監督由一個紀檢監察室先行試點,通過試點工作,把問題找實、原因晰透、責任厘清,把監督內容、監督方式、監督點位找準,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監督不到點子上,甚至“竹籃打水一場空”。
建立分享推廣機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分別制定全縣監督工作方案,組織開展督前業務培訓,并在各片區全面推行,統籌開展各類專項監督25項。各片區采取“老帶新”“師帶徒”“機關+鄉鎮”“綜合+審調”“紀檢干部+部門骨干”的方式,整合監督力量攥指成拳、指點打點,切實提高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數量和質量。
運用“三種方式”,著力破解
督中“無方法”
針對不會監督、不善監督、不敢監督的問題,儀隴縣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力量、統籌監督方式,突出實戰練兵、人員重組,因地制宜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專項監督走深走實。
“抵近式”監督查問題。采用“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鎮村一線開展監督工作。走訪群眾了解村(社區)黨務、村務、財務知曉情況,著力發現政策不公開、不透明等問題;走訪農戶了解惠民惠農資金發放情況,著力發現吃拿卡要、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問題;走訪施工現場了解項目建設情況,著力發現虛報項目、套取資金等問題。
儀隴縣紀檢監察干部深入鎮村一線調研惠民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交叉式”監督破難點。在鄉鎮一級,開展村級事務交叉檢查130余次;在協作片區,組織內設機構、派駐機構、鄉鎮紀委開展交叉檢查22次;在全縣層面,開展交叉檢查3次,有效解決熟人多、說情多、干擾多、阻力大等監督難題。
“穿透式”監督找漏洞。堅持透過現象看本質、緊盯問題挖線索,深入了解縣、鄉、村三級責任主體履責情況,深入挖掘基層腐敗背后的干部作風問題、履責不力的失職問題、監管不嚴的制度漏洞,通過督促整改持續提升監督效果。2022年至今,通過監督發現問題400余件,其中,給予組織處理260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4人,監督發現問題線索占案件查辦總數的48%。
制發“三張清單”,著力破解
督后“無人管”
針對重問題查找、輕風險防范,重案件查辦、輕系統施治等問題,通過研判重點領域廉政風險和突出問題,向各級責任主體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監察建議書和提醒函,督促加強日常監管、開展系統治理,做實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的“后半篇”文章。
履責清單壓責任。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情況、違紀違法案件查辦情況、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履行情況、鄉鎮黨委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形成專項監督檢查情況專報縣委,并抄送儀隴縣委分管聯系領導。
風險清單強防范。系統梳理“公益性崗位資金、冬春救助資金、地災避險搬遷資金、簡易審批村莊建設項目”等領域存在的廉政風險點。
整治清單促治理。針對突出問題,向行業主管部門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監察建議書15份,督促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扎實開展系統治理,建立健全制度22項。縣紀委監委聯系紀檢監察室、相關派駐紀檢監察機構與牽頭部門定期會商、定期調度,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