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通訊員 蔣杼言)今年以來,南充市市場監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儀隴縣試點開展小作坊進商超幫扶活動,積極探索搭建平臺,開啟了儀隴縣小作坊食品抱團發展新模式。
首先,縣市監局通過實施治理提升行動,按照“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轉型一批”的總體思路,對小作坊進行了全面治理和提升。在全市率先制定建立了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負面清單和小作坊食品添加劑禁用可用清單,以確保小作坊的生產加工符合標準和規定。同時,他們還創新制定了“清潔作坊”“陽光作坊”“示范作坊”和“名優作坊”四類食品小作坊認定標準,針對重點品種制定生產加工基本規范,為小作坊的提檔升級提供了標準化技術支撐。
“坊超對接”座談會
通過這些措施,縣市監局取得了顯著成果。近三年來,打造名優作坊11家、示范作坊37家、陽光作坊29家、清潔作坊300余家,并推動4家小作坊轉型升級為食品生產企業。這些改變不僅改善了小作坊的生產加工條件,還降低了重點食品的風險隱患。
為了進一步推動小作坊的發展,儀隴縣出臺了小作坊提升分類獎補政策。對于轉型升級為企業的小作坊以及被認定為“名優”“示范”“陽光”作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萬、2萬、1萬和0.5萬元。目前,已有77家小作坊和4家企業納入獎補范疇。
工作人員指導小作坊改造升級
除此之外,該局還積極協調縣商經信局、縣文廣旅局等部門,為老字號小作坊提供政策扶持和引導。他們主動提供標準、計量、認證等“市監套餐”服務,成功打造了“帥鄉王麻花” “客家味道”“煙袋山”“帥鄉源”等多個儀隴特色商標和非遺食品、非遺作坊。同時,他們還邀請省級專家對小作坊進行“6S管理”培訓和上門問診,提供技術幫扶,協助20家小作坊與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出廠檢驗聯合體,提升產品質量,培育儀隴味道,打造名優作坊金字招牌。
小作坊食品銷售專柜
為使小作坊的產品更好地進入市場,縣市監局構建了“3214”坊超對接運行體系。他們制定了小作坊和商超參與試點活動的準入條件和基本條件,建立了三方“作坊+商超+市監”對接會商機制。同時,在商超設立了專門的儀隴縣名優小作坊食品專柜標識,并設計了“坊超對接形象標識”以及產品追溯二維碼等,方便消費者了解和購買小作坊的產品。
某白酒作坊改造升級前后對比圖
儀隴縣市監局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積極推動小作坊提檔升級,助力地方食品做出品牌,做出特色,推進地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