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芳
CCTV-1《生活圈》新媒體主編
幫主帶你搶先知
今天是“幫主”陪伴你的
第993天
嗨~
54個圈友群的圈友和382萬公眾號的粉絲你們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生活圈》欄目
聯合“中國紅行動”專項基金
針對40周歲以上廣大中老年群體
符合以下慢性疾病的患者
給予在線專家義診公益幫扶項目
為您提供健康管理和幫扶服務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
撥打慢性病公益幫扶熱線
↓↓↓
010-69807999
即可填寫幫扶信息報名表
今天為咱們圈友說的是
睡眠抽動相關的科普內容
今日案例
江蘇24歲的王女士
從7歲開始
晚上睡覺時
身體經常出現不自覺抽動
家人起初以為是正常的生長發育
可漸漸地
王女士睡眠中抽動的情況越來越頻繁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睡眠抽動竟然是癲癇?
王女士到醫院進行了核磁共振的檢查,沒有發現特別明確的病變,但提示雙側顳葉信號似乎略高一點,又做了腦電圖的檢查,最終確診是癥狀性的癲癇。
為什么出現睡眠抽動的情況?
不管是兒童、青少年和成人,大多數人在睡覺過程中都經歷過偶爾抽一下或抖一下的情況。
生理現象:
大多數睡眠抽動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跟白天精神壓力大、過度興奮、比較疲勞等因素有關系。
病理現象:
1.低鈣血癥:老人、兒童、孕婦比較容易出現
2.受涼:如果睡覺的環境溫度比較低,肌肉也容易出現痙攣,肢體發生抖動
3.高熱驚厥:特別是5歲以下的兒童,發燒在38.5℃以上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像發作一樣的抽動
4.癲癇:因為在夜間睡眠過程中,大腦皮層興奮性逐漸地下降,這時候癲癇就會逐漸表現出來
癲癇抽動和睡眠抽動有區別嗎?
1.時間:
癲癇抽動具有發作性、反復性、陣發性的特點,一般會持續幾秒鐘或者是一分鐘左右,時間相對比較長;生理性的抖動一般只是瞬間抖一下。
2.意識:
在抽動的過程中,生理性的抽動有可能突然醒了或者自己能夠意識到,癲癇的抽動一般自己是不知道的。
癲癇抽動有哪些隱匿癥狀?
除了抽動之外,癲癇患者在發作的時候還會有一些不太容易被發現的其他癥狀:
1.愣神、失神
比如孩子上課時突然眼睛發直,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無法進行回應、交流,其實這時候的意識是有障礙的。這樣的患者一般都不摔倒,持續幾秒鐘到十幾秒鐘就會恢復,如果問他剛才怎么了,他是不知道的。
2.感覺性發作
有時候出現舔舔嘴唇或者吧嗒吧嗒嘴,有一些吞咽的動作,或者摸摸衣角,以及一些其他人不能看到的情況,叫做感覺性發作,只有患者本人自己才知道,比如幻嗅、幻視、幻聽等。
如果患者的病情沒有加以控制,任由發展,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記憶障礙、性格改變等等,嚴重時會出現胳膊腿抽搐、口吐白沫等。
碰見癲癇患者發作如何搶救?
首先,應將患者的身體平放,頭偏向一側,不要向嘴內放任何東西,站在周邊保護好他,避免翻滾等二次傷害。一般來說,癲癇一分鐘左右就會過去。
如果發作超過5分鐘還沒有停下,就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找專業的醫療機構來進行救治。
文字太小看不清?
小圈把留言整理成文字版啦~??
非常喜歡觀看生活圈的節目,每天都可以學到有關醫學方面的知識。最近有點失眠,想起來生活圈有幫扶活動,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了咱們的幫扶熱線,沒想到工作人員很快就聯系到我,幫我解答疑問,幫我聯系醫生,醫生也很專業,給我提了很多建議,謝謝生活圈欄目啊,給老百姓提供這么好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