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你的聲音
我們用聲音溫暖您
共青團儀隴縣委、儀隴融媒體人才俱樂部
與您分享正能量的青春故事
今天的“青”聽由四川省儀隴宏德中學高2021級語文組教研組組長——王蕾,為大家分享《我和我的故鄉》。
△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 △
我和我的故鄉
親愛的聽眾朋友,您好!歡迎您來到“青聽”欄目,我是王蕾。如果您是一位寓居他鄉的游子,那么當您在人生路上走得迷茫了,走得累了。那就停下來,歇一歇,讓我們一起回頭看看故鄉的方向,聽一聽我和我故鄉的故事。
故鄉對于每個人來說是最隱秘、最美好、又最值得咀嚼回味的。無論你在世界最繁華、最優美的地方走動、居住和生活,都不會留下任何腳印,唯有故鄉例外。老話說“落葉歸根”。如果說把人比作一棵樹的話,那么不管你的枝丫伸出籬墻,伸到哪里,在別處開了花,結了果,你的根仍會留在故鄉,永不分離。
(圖/馬文嬌)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儀隴人,我的故鄉在儀隴老縣城——金城。很小的時候,我便從金城山下的狀元牌坊和金粟書巖的前生今世,從父親口中大金山朱德參塔的故事中認識了我的故鄉。那時候我和故鄉是那樣的熟識,那里的水土、陽光和空氣都熟悉我,知道我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從不吝嗇給我她的一切,把我養大,教我做人,就像我的母親一樣。于是,我把她喚作“母鄉”。我想,那樣叫她,我和她是不是能更親近一些。大學畢業后,很多同學都去了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工作,而我毅然回到了我的故鄉——儀隴。一路耕耘、一路芬芳,在教育這條路上,一走就是十年。
(圖/繆潤)
在儀隴這片紅色熱土上,我憑著“盡心教書,傾心育人”的信念,投身于黨的教育事業。走上三尺講臺,傳道、授業、解惑,用青春和熱情去探索、去磨煉、去奉獻;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始終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固守著平淡而又積極向上。2011年,我從儀隴中學調到了宏德中學工作,并在新政安了家。其實,這不過是從一所學校到了另一所學校,從一個城市輾轉到了另一個城市。但是我對故鄉的這一份情始終沒有改變,我對儀隴人民的教育情懷仍然堅定而執著。生長在儀隴這一片紅色沃土上,從事著同樣的教書育人的工作,陪伴著同樣的滿懷理想和信念的孩子們成長。也許有一天,我的一批又一批學生為著實現心中的理想也將離開故鄉。但是我想他們也會像我一樣,飛得再高再遠,牽著他們的那根線永遠留在故鄉。
(圖/王蕾)
親愛的聽眾朋友,遠在異鄉的您:如果有一天,您在他鄉走得累了,就回到故鄉吧。如今的故鄉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走一走老路,讓汽車在顛簸中駛過縱橫交錯的田野,駛過風景如畫的村莊,駛過環如雉堞的崇山峻嶺。你可以聽到那遙遠處耳著苕葉耳墜的孩子們的歡笑,聽到馬豌豆聲在麥浪洶涌的田間歡快的歌唱,看到裝潢考究的小洋房鱗次櫛比,看到風格各異的書法作品在金城山石壁上次第呈現、翰墨流香。
(圖/繆潤)
(圖/任仕鸞)
故鄉,如果說她僅僅是些山、樹、房子、馬路和人,那么多年我為何對她如此眷念呢?我想,那是因為我一旦挨近母鄉的山、樹、房子、馬路和人,我的腳一旦踩上那條回鄉的路,我就會越來越深地陷入以往的歲月里,陷入最美好的青春芳華里。 隨著砂礫和塵埃的落盡,哪怕故鄉在我的視野里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但我相信伸出手仍能握住那堅硬而又柔軟的時光。
(圖/馬文嬌)
這里是《“青”聽》
感謝您的收聽
我們下期再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