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聽
“青”聽你的聲音
我們用聲音溫暖您
共青團儀隴縣委、儀隴融媒體人才俱樂部
與您分享正能量的青春故事
今天的“青”聽由張思德干部學院文學助理講師、碩士研究生——代慧君,為大家分享《堅守與傳承:一對父女的信仰接力》。
△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 △
堅守與傳承:一對父女的信仰接力
這是最后的斗爭 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納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后的斗爭 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納爾就一定要實現
莊嚴雄渾的旋律,堅定豪邁的歌詞,迅速地把我們帶回了一對父女倆的故事里。父親是堅定信仰的守護者,女兒接力成為了堅定信仰的傳承者。
父親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于2009年當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女兒是黨的同齡人,“七一”勛章獲得者。為了信仰,他們經歷了同樣的生死考驗。
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他們絲毫沒有動搖堅定的革命信仰,一個人為了信仰到底可以犧牲到什么程度?父親以36歲的生命寫就答案,女兒在參加革命工作85年、入黨75年的歲月中續寫著答卷。
這一對為信仰接力的父女就是好爸爸瞿秋白和唯一的女兒瞿獨伊。
圖為瞿秋白從德國返回莫斯科時與夫人楊之華及女兒瞿獨伊合影/圖源:新華社
父親瞿秋白1899年1月出生于江蘇省常州府,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專修館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的冬天,以特約通訊員的身份前往蘇俄。在蘇俄,他先后兩次見到列寧,或許就是在那時,共產主義成為了他此生永恒不變的信仰。懷著“辟一條光明的路”的抱負,他向中國人民介紹了蘇俄社會主義國家的蓬勃景象,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
1922年春,瞿秋白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時,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1935年2月,他的肺病日益嚴重,中央決定派人送他轉道香港去上海就醫。當2月24日,他走到福建省長汀縣濯田區水口鎮小徑村時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堅定的革命信仰沒有絲毫的動搖。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羅漢嶺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
圖為瞿秋白像(資料照片)/圖源:新華社
女兒瞿獨伊接過信仰的接力棒,成為了堅定信仰的傳承者。1935年,父親去世的時候,她只有14歲,得知此噩耗,她痛不欲生,從此,在她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顆永不熄滅的信仰火種。
1921年,瞿獨伊出生于浙江蕭山,與中國共產黨同齡。1928年,7歲的她跟著父母一起到了蘇聯;1941年隨母親回國的途中被捕入獄4年,但她始終堅信共產主義,堅信共產黨是為國家民族利益而奮斗的,這種信仰,這種矢志不渝的堅守也是刻骨銘心的傳承。
1949年10月1日是瞿獨伊“永生難忘”的一天,在開國大典上,她通過廣播用俄語向全世界播報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1950年,她和愛人李何赴莫斯科籌建新華社記者站,她們夫妻二人也是我國第一批駐外記者。2011年,瞿獨伊撰文說,父親瞿秋白唱著《國際歌》從容就義,這首歌是由他翻譯成中文的,這種為信仰視死如歸、忠貞不屈的精神很感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有些精神是永恒的,希望今天的人們能夠繼承先輩的革命精神,讓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事業越來越興旺。
圖為瞿獨伊跳舞,精彩的表演博得陣陣掌聲/圖源:北京晚報
2021年,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她的女兒李曉云說:“母親瞿獨伊平凡又偉大,堅定而執著,這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品格。他們用生命踐行理想,用一生追隨信仰。”11月5日,瞿獨伊迎來了百歲壽辰。生日當天,她特別佩戴上了最珍視的“七一勛章”。而就在11月26日,瞿獨伊同志因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100歲。
信仰的力量,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仆后繼。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瞿獨伊“七一勛章”/圖源:央視新聞
這里是《“青”聽》
感謝您的收聽
我們下期再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