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實施三輪縣城教育擴容工程,總投資42.8億元,新(改、擴)建學校15所,新增縣城學位3.2萬個;持續推進“三名工程”,培養出特級教師、省級名校長、省級教學名師16人,7人進入省、市“名校長工作室”、20人進入省、市“名師工作室”……
近年來,儀隴縣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著力打造全階優質教育,實施了縣城教育擴容工程、“三名工程”,職業教育發展再上新臺階,全縣教育事業碩果累累,實現跨越發展。
儀隴縣職業高級中學儀隴記者站張梓睿攝
知行實驗學校儀隴記者站張梓睿攝
儀隴中學新政分校儀隴記者站馬永紅攝
做大教育規模穩步實施擴容工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儀隴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2016年,儀隴縣委、縣政府決定實施“縣城教育擴容工程”,于2017年啟動建設工作。5年來,儀隴中學新政分校、儀隴縣職業高級中學、紫東幼兒園等一座座現代化學校拔地而起。
5月11日,在知行實驗學校建設項目現場,一棟棟嶄新的大樓格外亮眼,數十名工人正忙著栽種綠植、硬化操場。“學校主體建筑、設施場館已經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6月底全面竣工。”項目負責人陳致慧介紹,該項目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規劃66個教學班,可提供學位2500個。
知行實驗學校建設項目是該縣縣城教育擴容工程第三輪“五校同建”項目之一,2016年以來,儀隴縣先后實施三輪教育擴容工程,總投資42.8億元,新(改、擴)建學校15所,新增縣城學位3.2萬個。今年,儀隴啟動實施了第四輪“五校同建”項目,規劃總投資4.46億元,包括新建度門小學志翔分校、志翔幼兒園、清源小學、新政小學擴容和宏德中學改建5個項目。
據了解,四輪縣城教育擴容工程實施完成后,該縣縣城將累計新增學位3.5萬余個,縣城就讀學生達6.5萬人,占全縣學生總人數的52.8%,結構布局合理、各類教育齊全的縣城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做響教育品牌持續推進“三名工程”
2012年,儀隴縣啟動實施“名教師、名校長、名學校”建設工程,旨在加快學校內涵發展,創新校長隊伍成長機制,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培養出一批省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名教師”和“名校長”,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名學校”,做響儀隴教育品牌。
今年3月22日,儀隴縣以東西部協作人才交流為契機,派出20名名師工作室成員赴浙江龍灣區進行為期3個月的跟崗學習。“通過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然后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縣教師提升。”縣名師工作室成員、濱江小學語文教師謝紅艷告訴記者。
“充分發揮‘三名工作室’人才孵化器和教育發展助推器作用、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升我縣教育的知名度和競爭力。”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副局長唐棟宇介紹,去年,9人入選四川省首批“卓越校長工作室”,2人入選省級“名師工作室”,5人入選市級“名師工作室”,3人被評為四川省特級教師。
做優職業教育補齊教育發展短板
初夏時節,走進儀隴縣職業高級中學,花木扶疏,綠草如茵。教學大樓、實訓樓、宿舍樓等多功能大樓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數控與機械加工專業教室,學生三五人一組,在機床旁觀摩、實操,青年教師何江一邊示范,一邊強調學習重點。
何江是南充市首席技師、數控加工專業學科帶頭人。去年,該校參照省級標準申報了何江機床切削加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并于今年4月獲批正式成立,打破了儀隴縣技能大師工作室“零”的局面。
儀隴是教育大縣,職業教育規模小、影響力不夠、發展后勁不足一直是教育發展的短板,對此,2018年4月,該縣引進上海天坤國際控股集團,在保持學校國有性質不變、教師公辦身份不變、政府對學校財政投入不變、學生享受各種學費減免和生活資助不變的前提下,創新“國有民營公助”的新型管理模式,合作投資建設儀隴縣職業高級中學。
目前該校有教職工316人,專任教師高級講師40人,“帥鄉英才工程”引進研究生學位教師12人,雙師型教師45人。主要開設現代服務、智能制造、現代農業三大專業群,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計算機應用等17個專業。下一步,學校還將與正在建設的技師學院融合發展,把職業教育從中級到高級銜接起來,把技能型人才和學歷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推動職業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儀隴記者站張明
教育成績單
啟動實施三輪縣城教育擴容工程,總投資42.8億元,新(改、擴)建學校15所,新增縣城學位3.2萬個。
四輪縣城教育擴容工程實施完成后,儀隴縣城將累計新增學位3.5萬余個,縣城就讀學生達6.5萬人,占全縣學生總人數的52.8%,結構布局合理、各類教育齊全的縣城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縣城現有各類公辦學校15所,城區學生達4.5萬人,占全縣學生總數的38%。
持續推進“三名工程”,培養出特級教師、省級名校長、省級教學名師16人,7人進入省、市“名校長工作室”、20人進入省、市“名師工作室”,入選人數位居全市第一。
9位教師、3位校長、2所學校分別評為“嘉陵江名師”“嘉陵江名校長”“嘉陵江名學校”,12人被評為縣首批“名教師”、23人被評為“帥鄉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