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尹小麗)5月7日,筆者在儀隴汽配產業園看到,標準化廠房林立。企業生產車間內,自動化區、數控區、鉆床區等工作區劃分規范,生產線上的智能化機械臂正在加工汽車零部件。
儀隴縣堅定“制造強縣”目標定位,把機械制造業作為未來5至10年工業發展的主抓手、主引擎,推動儀隴工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公司年產值達4000萬元,待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后,產值可進一步提升。”四川惟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麗杰介紹,公司于2020年10月投產以來,市場反映良好,產品供不應求,今年生產訂單已排到了8月份。
惟德汽車零部件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制造于一體的汽車底盤件專業制造廠家,目前公司的產品已達3000多種,出口額占到總產值的六成以上。
在儀隴汽配產業園,到處是繁忙的生產場景。
南充協豐搖臂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今年一季度產值已達2000萬元,全年訂單不愁。”協豐搖臂公司總經理李城說道。
在燈籠魚機械、歐億冠機械等企業生產車間內,生產流水線高速運轉;弘藝智能機械、德創減震器等企業的成品倉庫里,一箱箱汽車零部件正打包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我們充分利用東西部對口協作機遇,積極謀劃汽摩配零部件跨區域產業轉移,打造川渝知名的特色汽車產業園區。力爭到2026年底,機械制造業規上企業達到50戶,實現產值100億元。”儀隴經開區管委會項目推進服務部主任趙艷紅說。
據介紹,在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南充打造“全國汽車汽配產業基地”等背景下,儀隴發展汽摩配和新材料具備政策優勢、發展先機。為此,儀隴縣堅持早謀劃、早安排,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高標準實施標準廠房建設和用電、用氣、排污等基礎配套;大力實施產業鏈填缺補短工程,瞄準基礎性、關鍵性、牽引性和配套性產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打通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以園聚鏈、以鏈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