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份,資管新規正式實施滿月,銀行理財市場以及投資者在投資選擇上有哪些變化呢?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進行調查發現,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存在理財產品募集期未滿提前結束募集,而有的產品太過火爆已售罄,這類產品大部分是“固收+”理財產品。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管新規之下,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轉型有序推進。以往的“資金池”和“體外資金池”模式遭到嚴禁,攤余成本法應用嚴重受限,各類“偽凈值”產品相繼出清。理財客戶無法享受之前盛行的剛性兌付,在同樣要承受凈值波動的情況下,勢必會追求收益相對更高的產品。而“固收+”產品通過固收類資產和權益類資產的有效配置,實現了相對低波動的同時具有較高的收益,受到此前剛兌客戶的追捧。因此,“固收+”產品成為承接此前剛兌資金的重要產品之一,也將成為銀行理財規模的主要增量。
“固收+”或成銀行理財產品新主力
2022年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后,銀行理財市場迎來新格局。大量用戶從保本理財市場退出,但其投資需求仍然旺盛。同時,理財公司和銀行理財業務的營銷布局也發生了調整。
作為2022年首家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浦銀理財在近期推出旗下首款銀行理財產品——浦銀理財多元系列之鴻瑞啟航,首發當日就遭到“秒殺”,單日募集金額突破百億元大關。該產品設置了14個月封閉期,是一款固定收益類產品,其中權益倉位中樞比例為10%,主要投資于公募基金;固收類資產倉位中樞為90%,分為債券與項目類資產的組合,管理人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配資產配置比例。
對此,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浦銀理財多元系列之鴻瑞產品屬于R2固收類產品,之所以開年大賣,主要與近期資本市場表現差、資金的避險性增加,以及該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4.6%比較高有關。而且該款產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渠道優勢。
據介紹,“固收+”理財產品包含“固收”和“+”兩個部分。固定收益類資產部分投資于債券、債券回購等,以此獲取穩健回報。“+”是一種增強策略,如固收、其他多策略等。包含除純債以外股票投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可轉債、打新、定增等。此外,量化對沖、量化多因子、CTA等多種策略也會有所應用,或者增加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來擴大“固收+”的收益空間。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固收+”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4%以上。
“銀行理財的客群因長期購買保本型產品,已形成了穩健和保守的理財偏好,因此,銀行理財目前的核心產品依然是偏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類產品。”于百程認為,“固收+”產品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主要投資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同時又配置風險資產及策略來增厚收益,因此成為銀行理財市場的主打產品。
開啟凈值化轉型新局面
資管新規帶來的另一大變化,就是商業銀行要通過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理財子公司因此成為銀行理財市場的主角。截至目前全市場已有29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包括2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和4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其中23家已獲批開業。
與此同時,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熱情空前高漲,地方中小銀行正“接棒”跟進。1月18日,河南省宣布推動中原銀行、鄭州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而1月份,浦發銀行理財子公司浦銀理財獲準開業。
隨著理財子公司隊伍擴容,其發行理財產品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登記的理財產品共計8456只。理財子公司主要發行的產品包括固定收益類、權益類、混合類三種類型。目前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據主要份額,該類型共發行了7044只產品,占比總發行數量超八成;混合類理財產品也逐漸增多,達到1392只;權益類產品僅20只。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將全面邁向凈值化發展的新征程,銀行理財產品在投資范圍、投資要求、投資流程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作為資管“新勢力”的理財子公司,未來如何參與市場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對于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在產品端的變化以及布局,明明認為,銀行理財市場在產品端的布局需要與理財客戶的風險偏好相匹配,預計仍將以固定收益類產品和“固收+”產品為主,此前發展迅速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受到新規影響,規模可能有所下降?!肮淌?”產品因其較低的波動和相對較高的收益備受市場關注,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固收+”產品中,FOF類理財產品通過分散投資,極大降低了風險,同時具備較高的收益,成為各家銀行拓展的重點之一。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新老產品正有序完成銜接過渡,從容步入全面凈值化階段。未來理財子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流程效率等方式來減少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從管理費等計費指標入手,通過優秀的投研、出色的主動管理能力來吸引更多用戶、獲取更多業績回報。在產品類型方面,首先,可以考慮結合當下熱點與市場需求設計相應產品,例如積極發行如碳中和、ESG等的主題概念產品;其次,“固收+理財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值得進一步挖掘探索其潛力;最后,也可以加大對權益類產品的研究力度,在擴大投資品類的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結合市場趨勢,理財公司2022年在資產端配置策略將會有所調整?!庇诎俪瘫硎?,隨著銀行理財市場的發展以及理財人群結構的變化,未來銀行也會增加權益類產品的比例,比如穩健的指數型產品和主動管理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