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銀行迎來“開門紅”攬儲節點。對大多數人來說,春節前夕往往是年終獎、年末分紅等落袋的月份,如何配置新一年的理財規劃成為投資者們關心的問題,也成為銀行攬儲的好時機。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發現,在資管新規正式實施,利率不斷下行的背景下,理財市場過去高息攬儲的現象難以重現,取而代之的是理財產品全面凈值化。同時,開年來銀行代銷基金的熱度也有所下降。
理財產品全面凈值化
記者在走訪了某國有大行網點,網點掛滿了紅色的新年裝飾品,充滿了新年氣氛。當記者咨詢有無新年節點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時,該網點經理告訴記者,理財產品已經全面凈值化了,目前產品收益率是浮動的,因此高收益也意味著要承擔高風險。
上述經理還告訴記者,目前的大額存單產品利率均不超過4%,雖然也有少量的高息產品,但僅對私行等特殊客戶群體開放。
在走訪期間,記者也發現了“新年特供”理財產品。比如記者走訪的某股份行,該行的客戶經理給記者推薦了“開門紅”特別理財產品。記者注意到,該款產品屬于代銷產品,發行方為該行的理財子公司。該產品100元起投,零認購率,25個月封閉,業績比較基準為4.65%。
當記者詢問是否有收益率穩定的產品時,該行客戶經理表示,理財產品目前全部為凈值型,不能保證收益率,未來的收益率是多少,由市場說了算。
隨后,記者詢問該行客戶經理存款是否有禮品等贈送,該經理對記者表示,近年已經很少有存款送禮品的現象了。由于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目前很多活動也已經轉為線上形式。記者查閱部分銀行APP發現,新年節點確實有不少銀行在手機銀行里推出了積分兌換禮品、外賣紅包、指定商戶立減金等活動。
從今年銀行“開門紅”的情況來看,過去商業銀行的種種攬儲手段似乎都銷聲匿跡了。對此,某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自動去年6月下旬存款利率報價方式調整之后,銀行的存款類產品利率大幅下調。同時,目前銀行理財產品進入全面凈值化時代,業績比較基準不能代表實際收益了,因此銀行也難以通過提高理財收益來吸引客戶。而存款從禮品或較為夸張的廣告攬儲行為都可能涉嫌違規,因此才顯得銀行開年活動較往年低調。但是對某些銀行來說,攬儲壓力反而更大了。”
“存款業務是銀行開展存貸業務的基礎之一,不少銀行負債端資金依然主要依賴存款。對于只有一個網點,甚至沒有物理網點的民營銀行而言,未來如何吸收存款也是一大挑戰。”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部分中小銀行,特別是不具備網點優勢的民營銀行,在儲蓄資金獲取上處于弱勢。在監管方禁止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渠道開展存款業務、禁止開展異地存款業務之后,這些銀行的攬儲壓力更加明顯。于百程表示,在存款競爭日趨激烈和同質化的情況下,攬儲成本已經很高,中小銀行應該強化多元化的資金獲取方式,比如補充資本、通過金融市場和同業業務等方式獲取融資,來緩解負債端壓力。
銀行代銷基金明顯降溫
記者在走訪銀行網點時,有多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近兩個月來客戶對于購買基金的熱情都明顯下降。
某股份銀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基金銷售開始變得困難了,“去年年初時會有不少客戶來主動咨詢和搶購基金,今年卻無人問津,銷售量也大不如前?!?/p>
記者與某基金市場部從業人員交流時,該人員告訴記者,“前三年基金業績亮眼是由于2019年來市場行情較好所帶來的。而投資者往往只看到了前一兩年的漂亮業績后就‘一窩蜂’地沖進去,往往容易在高點買入,從而導致投資受損,影響到投資者的熱情和信心,銀行的代銷情況自然也就受到了影響。”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銀行作為代銷基金的渠道主導地位仍難以被撼動。尤其是對于當前銀行的輕資產、輕負債轉型方向來說,發展基金代銷等中間業務或是贏得市場競爭的突破口。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代銷收入作為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是銀行重要的業務收入來源之一。銀行在選擇代銷產品與匹配客戶方面又獨具優勢,再加上銀行自身龐大的網點、網絡與客戶基礎,代銷業務作為衍生收入和銀行新的收入增長點自然發展較快。銀行發力代銷業務的成本交叉攤銷作用使得代銷收入的凈收益率較高,且能發揮已有網點、網絡、客戶與員工等存量資源的效能,因此代銷業務自然會受到銀行的重視。
柏文喜表示,未來銀行發力代銷業務可以根據自身客戶的特點,精準選擇匹配度較高的金融產品并預先做好風險識別與風控審查措施,再推送給自身的目標客戶,同時還可在代銷與分銷費方面設定得更有競爭力,以此來推動代銷業務的發展。代銷業務是金融機構最重要的中介服務職能之一,未來必然也是金融機構重點發展的業務方向。
“在當前財富管理市場的競爭格局下,尤其是第三方代銷機構的沖擊,銀行在營銷機制上不夠靈活,但是銀行可以借助自己的信用與風控優勢更多地去分食和占領代銷批發市場,與第三方機構形成批發商與零售商的競合關系,實現雙方的共同發展。”柏文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