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各家銀行正積極備戰信貸“開門紅”。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貸有望實現同比增長,全年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也將保持穩步增長,綠色金融、“專精特新”企業等將是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
融資需求潛力大
人民銀行強調,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穩步優化信貸結構。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近期一系列政策工具及官方表態均指向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未來結構性政策工具也將持續助力信貸增長。另外,考慮到LPR利率下調、按揭貸款放款提速、新經濟和綠色產業領域政策傾斜潛力大,以及財政發力拉動基建投資等因素,貸款融資需求潛力很大。
“預計年初信貸投放力度將有明顯提振,整體結構較此前也會有所改善。”明明表示,2022年1月貸款投放可能超過2021年同期的3.58萬億元,考慮到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節奏,預計一季度新增貸款將超過8.5萬億元,而去年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67萬億元。
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在全面降準、LPR降息“量價組合”的政策推動下,以及在“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的目標指引下,預計2021年12月信貸增長不會差,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將得到保持。此外,歷年1月都是信貸集中投放的月份,2022年亦不會例外。而且,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發力適當靠前”的要求下,2022年信貸“開門紅”的特征可能更為鮮明。
但某國有大行浙江地區二級分行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信貸投放看,目前項目儲備較多,預計2022年一季度投放規模和2021年同期差不多。”
對于2022年信貸投放重點,上述負責人認為,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較多,企業擴大再生產和投資意愿會有所減弱,企業固定資產貸款投放將會放緩。新興技術產業、高端智能制造產業仍是2022年重點投放領域,政府類投資仍為中長期信貸需求的主要領域。
此外,多家銀行均提出將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例如,北京銀行日前發布了“專精特新”企業專屬信貸產品——“專精特新領航貸”,并將通過分層次條件準入,實現對企業的精細化額度匹配,打造多梯度的客戶培育機制,從授信額度、利率成本等多方面給予企業支持。
信貸總量料穩定增長
多位專家預計,2022年全年新增信貸將略高于2021年。東亞前海證券分析師王剛表示,在降準釋放長期資金、資本補充提速等因素共振下,2022年商業銀行信貸規模擴張增速可期,制造業、普惠小微和綠色信貸仍為穩信貸重要支點。
平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表示,人民銀行自2021年9月以來多次強調“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穩信貸”的訴求明顯提升,有望支撐信貸投放保持平穩,預計2022年信貸投放22萬億元,較2021年同比多增2萬億元。
“2022年信貸總量、結構預計優于2021年。”安信證券分析師李雙表示,人民銀行多次強調,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預計2022年信貸供給約束較低,上半年額度更為充足,下半年可能略有收緊,全年新增信貸將略高于2021年。此外,當前監管部門對地產信貸政策進一步微調,為2022年企業、居民中長期信貸提供增長點。
就投放重點而言,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普惠小微投放將繼續“量穩、價降”,大型銀行料繼續發揮“頭雁”作用;綠色貸款投放維持高增長,碳減排支持工具精準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