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故事,思考生命意義
醫療題材成為電影創作熱門
【文藝觀潮】
醫療題材電影主要以表現醫生實施醫療救治、患者抵抗疾病的過程以及醫患關系為主要內容。近年來,醫療題材成為電影創作的熱門門類。尤其是今年,《送你一朵小紅花》《關于我媽的一切》《中國醫生》等電影接連上映,取得驕人票房成績的同時還在社會輿論中引發熱議。這種創作趨勢應該引起業界的關注。
充滿人文關懷的照護理念逐漸被強化
看病就醫、與疾病抗爭是人們不愿遭遇但又無法回避的人生課題和社會命題。醫療題材一直是現實題材創作的題中應有之義。梳理中國醫療題材電影的創作歷程,敘事空間由原來低矮的平房、帳篷變成了如今寬敞明亮的醫院大樓;醫療用品由原來的白大褂、小藥箱變成了現在的高科技設備;醫療手段越來越先進,醫者仁心的職業素養以及以關懷、撫慰、治愈為核心,充滿人文關懷的照護理念逐漸被強化。這些變化反映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乃至社會經濟發展幾十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不過,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間,相較于其他題材,醫療題材電影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內容的豐富性上都相對缺乏,僅有《護士日記》等幾部影片獲得了一定反響。直到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呼喚現實主義與倡導題材多樣化的文化背景下,《人到中年》等作品相繼涌現,醫療題材創作開始豐富起來。近幾年,隨著《滾蛋吧!腫瘤君》《我不是藥神》獲得高票房和口碑,醫療題材電影越來越受到業界追捧。而今年幾部電影連續上映,不斷形成輿論熱點,直接把醫療題材電影的創作上映推向了高潮。
分析近年來醫療題材電影在藝術水平、制作水準等方面飛速提升的原因,主要與電影工作者把握時代脈動、關注人民需求,用藝術創作表現普通人的生命體驗存在密切關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疾病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給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創作者在認真聆聽社會心聲、分析百姓心理的基礎上,用電影作品回應受眾觀賞訴求,通過對疾病的揭示,將世間的苦痛、人類的努力、醫療行業發展的現狀呈現出來,回應現實困惑、疏導社會情緒、引導人們積極思考。
更多地對“人”的內涵進行豐富和發展
醫療題材電影對人民命運的悲憫、對人民悲歡的關切、對現實矛盾的反思是一以貫之的。但相較以往醫療題材側重對好人好事的歌詠,新近上映的醫療題材電影更多地對“人”的內涵進行豐富和發展,從醫者、患者等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入手,塑造更加復雜立體的形象。
《中國醫生》以身患漸凍癥的抗疫英雄張定宇為原型,塑造了一個內心豐富、情感飽滿的醫生形象。該片將他對病患與國家的責任感、在收治病人時的決斷力、在解決供給問題時的領導力以及對無法照顧被感染的妻子的內疚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段也皇撬幧瘛窂钠胀ㄈ说纳钋腥?,講述了程勇在販賣藥品時的救贖改變過程。從急功近利、只為掙錢,到認清現實、不再販藥,再到為了讓買不起藥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毅然選擇賠錢賣藥,這個人物實現了人性的升華。
這些作品從現實中提煉素材,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用豐富的細節表現他們在日常生活和面臨生死考驗時不同的心理狀態,使觀眾由人推己,在進程式觀看的過程中感受恐懼、悲憫、堅定、無畏等真實的情緒變化,進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多元敘事視角和類型元素巧妙融合
跳出以往悲劇共情的定式,嘗試借助類型話語范式,采用喜劇片、文藝片、災難片等模式激發觀眾快樂、憂傷等心理機制,營造更加豐富的觀影體驗,是醫療題材電影創作的一大突破。比如,《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都講述了青春愛情故事,在悲劇中穿插適當的喜劇元素,用笑聲來化解眼淚,以彰顯患癌青年們積極的人生態度,蘊含著強烈的生命哲思和人文關懷。《小偉》凝結著文藝片的憂郁氣息,搭建了一個內斂克制的情感系統,通過一家兩代三口人的不同視角去描繪疾病陰影籠罩下真實的生活形態和精神面貌。還有《中國醫生》在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情況進行真實呈現和充分鋪墊的基礎上,在焦慮、恐懼、期盼等情緒短時間集中爆發并影響千萬人生活的空間里,展開對醫療工作者救護行為的描寫,再現中國醫生和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直面困難、抗擊疫情的艱難過程。另外,《關于我媽的一切》等影片則從女性視角切入,呈現女性細膩情感在抗擊病魔時發揮的特殊作用,著重表現主觀的身體和精神體驗。
這些作品的創作者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將主題內容和表現形式,多元敘事視角和類型元素巧妙融合,用不同風格詮釋與醫療相關的悲歡離合,在豐富人生經驗和情感體驗方面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和觀賞訴求。
反映現實、介入現實甚至改變現實
隨著觀賞水平和審美素養的不斷提高,觀眾觀看醫療題材電影時不僅期望獲得娛樂層面的滿足,更渴望獲得精神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啟發和引導。
《關于我媽的一切》從家庭和親情出發,通過女兒在照顧患癌母親的過程中,與她一同找尋日常被忽視的溫柔與愛的故事,帶領觀眾體驗即將逝去生命的恐懼,體悟生命存在的意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