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海州區朝陽東路70號,是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所在地。穿過莊嚴氣派的主樓,西南角一片綠林修竹中掩映著一幢中西合璧的二層小樓,門頭上“隴海公寓”四個字格外顯眼。這是新浦(今海州)最早的公寓,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張文海、谷牧、萬毅早期在連云港地區開展革命斗爭的重要基地。
“這座公寓始建于1925年,原址坐落在當時新浦最為繁華的民主路上, 是當時較高級的賓館之一,公寓主人雷鶴亭因隴海鐵路這一年修到新浦,故為之起名‘隴海公寓’。1987年6月6日,隴海公寓改為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講解員時慧介紹,原隴海公寓由于年久失修已是危房,而且地方太小,連云港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作出新建革命紀念館和復原隴海公寓的決定。
重建后的隴海公寓基本保持原來的歷史風貌,室內陳設也按照當年復原。二樓西北角的套間客房內,擺放著一張長桌、幾條長凳,墻上掛著一幅油畫。“就是在這間客房,張文海、谷牧為萬毅舉行了莊嚴的入黨宣誓儀式,正式發展萬毅同志為中共特別黨員。”時慧說。
1938年3月,中共長江分局將從高密撤出的抗日游擊隊80余人以新兵身份安排到萬毅時任團長的東北軍第112師334旅667團,直接參與抗擊日軍的連云港保衛戰,并在隴海公寓成立中共第112師地下工委。工委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討論萬毅的入黨問題。1938年3月11日,經張文海、谷牧介紹,萬毅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特別黨員,不參加組織生活,只和工委書記保持聯系。他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連云港保衛戰中,中共第112師地下工委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萬毅入黨,加上大批黨員進入667團對軍隊進行改造,部隊士氣和戰斗力大大提高,日偽軍中流傳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毅)’之說。”在革命紀念館新館內的連云港保衛戰半景畫前,時慧向記者詳細講述了那段歷史,“連云港保衛戰歷時289天,挫敗了日軍從海上增兵的企圖,有力支持了第五戰區在徐州戰場的對日作戰。中國軍隊堅守一個地方這么長時間,這在中國的抗戰史上是不多見的。”
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整合這些紅色資源,以革命文物、歷史圖片,輔以油畫、雕塑等展示手段,向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等講述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史;并以此為素材制作紀錄片《連云港保衛戰》,作為黨員干部固定學習日學習黨史的教材,讓紅色文化得到弘揚,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
(本報記者 劉慧洋 實習生 劉夢迪 通訊員 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