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一曲《九九艷陽天》深情婉轉,將人們的記憶帶回50多年前的紅色經典電影《柳堡的故事》。如今,夏日里的寶應縣柳堡鎮,曲折蔥蘢的湖蕩風景依舊醉人,紅色文化在這里扎根生長。因為影片而聞名的柳堡團莊村、“二妹子”模范民兵活動中心,現已成為人們緬懷先烈功勛、銘記百年黨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鳳山園,位于柳堡鎮團莊村南側,這是團莊村村民自發籌資新建的一處紀念地,用來紀念寶應縣第一位共產黨員夏鳳山。夏鳳山1928年入黨,是中共寶應縣黨組織早期創始人之一。1930年,從事地下工作的夏鳳山不幸被捕,他在獄中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次年11月,年僅24歲的夏鳳山壯烈犧牲。2015年,當地村民籌資建起了鳳山園,內設夏鳳山烈士紀念館,向來到這里的人們講述夏鳳山的英雄事跡。
70歲的葛國政老人是土生土長的柳堡團莊村人,年輕時當過村干部。從2014年開始,他牽頭和其他幾位村民開始籌建鳳山園,如今他還擔任著鳳山園的管理員。“夏鳳山烈士很了不起。”葛國政說,他被捕入獄后,敵人只知道這個人來頭很大,但具體在共產黨里是什么身份、做什么事,盡管嚴刑拷打,卻始終沒能獲得半點信息。
抗戰時期,柳堡鎮團莊村曾駐扎過新四軍,當年電影《柳堡的故事》把拍攝地定在這里,也是原地取材,再現新四軍與老百姓的魚水之情。談到當年在這里拍攝電影時的場景,團莊村很多老人還記憶猶新,他們說,那時候,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去拍攝現場,一起唱歌、一起歡笑。
《柳堡的故事》里“二妹子”的形象深入人心。現在,柳堡“二妹子”模范民兵連這個群體更是家喻戶曉,她們愛軍習武、擁軍愛民的故事到處流傳。柳堡“二妹子”模范民兵活動中心目前是江蘇省黨員教育實景課堂示范點,也是寶應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來自國內外的參觀團體約500余次。
近年來,柳堡鎮借助《柳堡的故事》帶來的影響力,以打造“柳堡的故事”特色風情小鎮、傳承革命歷史、弘揚優秀文化為著力點,謀劃紅色旅游景區。如今的柳堡,水清岸綠與紅色經典已成為小鎮的最鮮明特色。
(本報記者 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