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鄭琳)長時間刷手機、用電腦……如今,患頸椎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云浮一名37歲的男子頭暈4年,一直以為是伏案工作以及低頭刷手機導致的頸椎病,就沒太在意。誰知今年7月初,該男子頭暈癥狀加重,各種保守治療均不見效,最后一查竟是顱內長了腫瘤!專家提醒,導致頭暈的疾病有很多種,頸椎病只是其中一種,“如果頭暈、手麻、脖子酸等常規治療無效,很可能與腦瘤有關,一定要及時到神經專科就診?!?/p>
大約從4年前開始,陸建(化名)就時常感覺頭暈腦漲,提不起精神。一開始,陸建以為是自己長時間伏案畫圖導致頸椎不適,從而引起的頭暈。不過,由于休息一下或者涂抹些清涼油,頭暈就能緩解,陸建也就沒太在意。“他喜歡把頭墊高半躺著看手機,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呢!”陸建的妻子王芳(化名)說。
7月初,由于頭暈癥狀加重,陸建在當地中醫院接受了牽引、小針刀、推拿等康復理療?!安贿^癥狀還是沒有緩解。”最終,陸建去做了影像學檢查,才發現是顱內右側額葉長了腫瘤。為尋求進一步治療,陸建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在該院神經外科完成手術治療后,8月20日,陸建又轉到了該院的腫瘤綜合診療科。
“術后病理診斷為低級別膠質瘤。低級別膠質瘤的治療除了外科手術切除外,還要靠術后放化療等綜合輔助手段予以配合?!痹撛焊痹洪L蔡林波教授介紹。
不過,由于早年發生過交通意外,導致陸建在接受放射治療時,對佩戴定位膜感到異常的恐懼。“定位膜是放射治療過程中一種重要的輔助固定設備,能幫助醫生和物理師精確地把輻射光束傳送到病灶,并減少對健康組織的損害。”蔡林波說。
幸好,在心理治療師張星針對恐懼行為的系統脫敏訓練以及不斷引導軀體放松對抗緊張焦慮的治療下,陸建成功克服了對定位膜的恐懼,順利完成了放射治療。
蔡林波強調,如果出現類似于“頸椎病”的癥狀,各種保守干預無效,也要提防腫瘤的可能,及時到神經專科檢查。
編輯:趙延靈 責任編輯:王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