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知天地,集郵博古今”。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郵票的實寄原始功能逐步轉化,開始承載越來越厚重的國家歷史文化,成為藝術藏品。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會根據郵票發行計劃發行約30套近100枚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國家郵政局今年7月1日發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郵票,發行總量為1500萬套,引來眾多集郵愛好者購買。
方寸之間 銘記百年輝煌
以亮麗“中國紅”為主色調,穿插大氣金色,兩色紅熒光油墨令人眼前一亮。在紫光燈下,慶祝建黨百年標識、中共一大會址及天安門等郵票主體元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郵票采用連票設計形式和獨特的油畫寫實手法,色彩鮮艷且有質感,視覺沖擊力強,連綿的飄帶貫穿整體,寓意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
這套郵票共20枚,內容包括:開天辟地、崢嶸歲月、中流砥柱、偉大勝利、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制度奠基等,獨具匠心的設計和藝術表達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人類歷史上擘畫的宏偉圖景。
“鏡頭拉近放大能看出旁邊有很多樹葉、枝干,必須有很多肌理表現,油畫顏色的筆觸要表現出藝術效果和亮點。”談到首枚郵票的創作細節,該紀念郵票設計者郝軍告訴記者,除注重對“中共一大會址”的油畫立體表現力外,必須精準繪制元素,“畫幅雖方寸,但呈現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形象風貌,必須十分嚴謹”。
郝軍介紹,首枚郵票還有嘉興南湖紅船、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旭日東升三大元素,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精神。
“船的條紋裝飾、繩索位置、船艙窗格數量,都按照模型1∶1比例來畫。”在郝軍的工作室,他拿出一艘嘉興紅船的模型向記者介紹,此前他還找到復興號高鐵模型、印有56個民族服飾的報紙等,逐一仔細研究,“一色一墨都需要考量,每一筆都要經過千雕萬琢才敢落畫定版”。
匠心薈萃 致敬建黨百年
這套郵票是建黨周年系列郵票中發行枚數最多、表現內容最廣、發行規格最高的一套。整套郵票長卷的設計氣勢恢宏,呈現元素包括:黨徽、金色字樣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標識、人民大會堂國門第一廳巨作《金山嶺晨光》。
“設計精美,氣勢磅礴,尤其是國家大事記蘊含著時代的記憶,很有意義。”90后青年小余告訴記者,這套紀念郵票每人限購一套,好不容易才搶購到,甚感欣喜。
集郵愛好青年小吳也購買了這套郵票。小吳說:“珍貴郵票記錄百年歷史,為人們打開了解黨史的窗口,方寸之間大有天地,能感受到設計者的工匠精神。”
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著名藝術家李庚表示:“這套郵票見證中國共產黨百年風華、永載史冊的激動時刻,能夠打動我的心。畫面賞心悅目,張張都是巨制。”
精益求精 走向世界舞臺
郝軍曾多次參加國家重點項目的藝術創作與設計任務,如2001年為人民大會堂國門第一廳創作繪制《金山嶺晨光》大型長城壁畫和《白洋淀晨曦》中國畫,2003年為西柏坡紀念館策劃創作大型雕塑《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等。
為了繪制整套郵票,郝軍從去年11月開始花了將近8個月時間,到今年6月26日才完工。其間,他吃住都在工作室。郵票設計方案反復修改通過后,他再進行油畫繪制;繪制時又出現了很多突發性的修改,“修改了1000多遍,每枚郵票改幾十遍,要精準,如一個人物往上高抬1厘米,所有人物都要往上高抬1厘米,相當于要整幅重畫,不能用電腦合成,全憑手繪”。
“集郵者要用放大鏡去鑒賞郵票,而我繪制時要用縮小鏡去觀察。”郝軍告訴記者,縮小鏡是他設計郵票時使用的“小寶物”之一,“畫一會兒就用縮小鏡看一下,觀察小郵票里的清晰度能達到多少,要讓這幅畫經縮小后同樣精彩”。
郝軍認為,在每一枚郵票上承載多個紅色記憶的元素,細節創作尤為重要。“在‘改革春潮’這枚郵票里畫了3只正在飛翔的小燕子,表現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這套郵票近期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郝軍說,希望這套紀念郵票畫面能成為外國人了解中國的窗口,“讓外界了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先藕潔 實習生 房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