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陰區的劉老莊村,白墻黛瓦、小橋流水,不時吹過的清風,仿佛低聲訴說著那段革命歲月。
1943年,為掩護地方群眾和黨政領導機關安全轉移,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全體官兵82人在劉老莊與1000余名日偽軍浴血奮戰,從拂曉到黃昏,連續打退了敵人的5次進攻,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當年四連的82名烈士全部安息在此,但這個連隊并沒有散,戰后,第七旅重新組建第四連,當地老百姓選送82名優秀子弟補入四連,命名“劉老莊連”。
走進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記者一一瞻仰了紅星廣場、八十二烈士紀念館、八十二烈士紀念林、八十二烈士紀念碑、八十二烈士墓等紀念設施,感受著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霸谶@場悲壯慘烈的戰斗中,確定姓名的只有26位,很多烈士沒有留下姓名,盡管無名,但他們如82顆星星,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绷陥@辦公室主任陳曉波介紹說,今年3月18日,在八十二烈士公祭儀式上,劉老莊連指導員楊晉把78年前那面見證劉老莊連誕生、伴隨著連隊成長的“劉老莊連戰旗”帶了回來,同時還把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接受檢閱的“劉老莊連戰旗”捐贈給八十二烈士紀念館。
2009年,劉老莊八十二烈士入選全國“雙百”人物,2014年,又集體入選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體名錄。習近平總書記稱贊他們“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
陳曉波說,作為江蘇省首批黨史教育基地,紀念園靈活運用現場講解、影像教學、體驗教學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講劉老莊戰斗事跡。據統計,截至目前,紀念園共接待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隊700余批次,其中黨員干部2.4萬人次、青少年學生3.8萬人次。
紅色是劉老莊發展的最美底色、最寶貴的精神財富?!?8年來,82位烈士的精神在劉老莊代代相傳,為村莊注入了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激勵著當地群眾艱苦奮斗,書寫了革命老區的華麗蝶變。”劉老莊村黨總支書記朱林說。依托紅色旅游資源,劉老莊建成國家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景區,八十二烈士陵園今年入選“建黨百年 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如今,隨著紅色旅游的不斷升溫,劉老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搬進紅色家園小區,四個千畝連片產業園坐落其間。去年該村接待游客40萬人左右,村集體收入達180萬元。今年,該村被列為2021年全國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成為江蘇省13個試點村之一。(本報記者 陳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