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bz5sp"><del id="bz5sp"></del></label>
    <i id="bz5sp"><meter id="bz5sp"></meter></i>

    平型關大捷:勝利號角從這里吹響

      1月25日,片片雪花飄落在晉東北大地。站在平型關城垣上,烈烈風聲從耳畔呼嘯而過。硝煙散盡,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內,循環播放著《義勇軍進行曲》,參觀者絡繹不絕。

      紀念館里,一張對比表詳細地列出了當時兩軍兵力的差距:“兵力,我軍1萬余人,日軍2.2萬余人;手槍,我軍3821支,日軍9476支;輕機槍,我軍274挺,日軍541挺……”

      “在敵我武器裝備懸殊的情況下,如何打贏這場仗?依靠的就是八路軍戰士不畏強敵,敢于犧牲,敢于亮劍,保家衛國的決心。”平型關大捷紀念館文史研究部主任毛春桃說,“今天,我們面對困難,同樣需要這樣的決心。”

      無畏生死,奪取抗戰首次大捷

      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碧空如洗。

      當天,身著八路軍軍裝、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的97歲抗戰老兵梁斌,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盛大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走過來了!”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作為10個英模部隊方隊之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伴隨著“咔咔”的腳步聲,老人仿佛回到了78年前的那個瀟瀟秋雨夜。

      那天,也是一個秋日。

      “瀟瀟夜雨洗兵馬,殷殷熱血固金甌。東渡黃河第一戰,威掃敵倭青史流……”

      1986年8月,聶榮臻元帥寫下這首《憶平型關大捷》時,仍對那場“瀟瀟秋雨”記憶猶新。

      1937年9月24日,駐扎在山西大同靈丘縣冉莊村的八路軍115師接到命令,連夜趕往西北16公里外的平型關喬溝設伏。

      平型關,明朝內長城的一個重要關隘。喬溝位于其東北方,是一條長約5公里的狹窄古道,蜿蜒曲折,兩側壁立,難以攀爬,是靈丘通往平型關公路上最險要的一段,也是日軍從平型關前線到靈丘縣城的必經之地。

      “戰士們沒有雨具,身上的灰布單軍裝被澆得濕淋淋的,冷得發抖。”那時的梁斌,只有十八九歲,是八路軍115師685團的一名司號員。

      天快亮時,雨停了。115師終于在9月25日拂曉前到達平型關喬溝伏擊陣地。

      7時許,山溝里傳來了馬達轟鳴。100余輛汽車載著日本兵和軍用物資在前面開路,200多輛大車和騾馬炮隊隨后跟進,接著開過來的是騎兵。

      此時,全身濕透的八路軍戰士們,趴在冰冷的地上,等待著敵人。

      “打!”

      頓時,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山谷。

      “戰士們勇猛地向公路沖去,鬼子東奔西竄,戰馬驚鳴。然而敵人終究是兇狠的,而且槍法很準,利用汽車和溝坎頑抗……我們的火力壓不住敵人的火力,沖上去的戰士一個又一個地倒下來。那一刻,戰士們無畏生死,前赴后繼地向前挺進。”時任115師686團團長的李天佑回憶道。

      在爭奪老爺廟高地時,686團副團長楊勇帶領戰士們,向四五百名日軍猛烈進攻。日軍拼命反擊,數架飛機在空中助戰,戰斗十分慘烈,140余人的3營9連官兵大部分犧牲,老爺廟高地終于被八路軍牢牢控制。

      在平型關戰役中,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軍,排長犧牲了班長頂替,班長犧牲了戰士接替指揮。僅梁斌所在的685團,戰后報告傷亡人員就達223人。

      最終,八路軍將進入喬溝一線1000余人的日軍全部殲滅,擊毀汽車100余輛,馬車200余輛,繳獲一批輜重和武器。

      “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雄壯豪邁的《八路軍軍歌》,記錄下這“第一個勝利”和“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這一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古長城上,用血肉筑起中華民族新的長城。

      走進歷史,在傳承中服務當下事業

      “1937年,一場戰役讓我的家鄉揚名中外,那場戰役就是平型關大捷。”去年夏天,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李歆伊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的小小講解員。

      每年暑假,紀念館里都會有一群特殊的講解員實力圈粉。他們是來自靈丘縣的小學生,經過為期1個多月的篩選、培訓后,這群特殊的小學生講解員們正式上崗。

      從課本走進歷史、從校園走進紀念館,李歆伊對平型關大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去做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李歆伊說。

      “小小講解員們十分活躍,從他們的視角講故事,觀眾都十分喜歡,跟隨的參觀者越來越多。”毛春桃告訴記者,這個活動讓學生們參與到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文化過程中來,通過自己近距離的感受,從小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紀念館內循環播放著《義勇軍進行曲》,參觀者絡繹不絕。在這些參觀者中經常會有一些特殊的客人,王克西就是其中之一。

      王克西的父親名叫王志臻,曾任八路軍115師685團營部書記,寫有一本《從陜北到東北》日記,共計1205篇,完整記錄了抗日戰爭時期其所在部隊的行程及戰斗歷程。

      從2012年開始,退休后的王克西夫婦按照父親日記的行走路線,重訪抗戰路。他們先后三次來到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父親生前多次給我們講述平型關大捷的戰爭過程,那時候單純地聽和現在親身到現場來看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大環境下,依托平型關大捷的紅色資源,來這里的游客逐年遞增。”談到紀念館最大的變化,毛春桃對記者說,紀念館的接待量不斷攀高,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工作人員也從2012年的二三十人增加到了現在的近百人。

      “學習歷史,不只是學習過去的,重要的是讓這些歷史為現在的事業服務。”毛春桃說。

      敢于勝利,在新征程上攻堅克難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平型關下響起的槍聲,激起了中華民族抵抗日寇侵略的信心和決心;平型關下的精神,歷經八十余載,仍在持續弘揚。

      曾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靈丘,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滯后。然而,靈丘人不畏困難,敢于犧牲,不等不靠,攻堅克難,終于在2019年實現全面脫貧。現在,靈丘縣依托作為全國旅游精品線路之一的平型關紅色景區,正在吸引更多游客來這里“吃、住、行、游、購、娛”。

      近年來,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的接待量不斷攀高,毗鄰主戰場的靈丘縣東河南鎮小寨村含水人家,也隨著紀念館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而紅火起來。

      記者看到,如今的小寨村,不僅建設了易地扶貧搬遷點,還同步建成沿街商鋪,辦起了“紅色留念”“蕎這一家子”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一條街,打造集紅色教育、民俗旅游、非遺傳承、農耕文化為一體的旅游景區。

      走進含水人家,陽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半圓形的拱門和轉角的石砌、古色古香的窯洞式樓房,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這里不僅還原了舊時生活場景,還為游客打開了了解歷史的一扇窗。大幅三維立體畫面展示了1937年平型關戰斗打響前八路軍115師干部動員會的場景,并用部分雕塑再現了軍民魚水情。

      紀念館內,毛春桃和她的同事們仍舊忙碌。除了繼續挖掘歷史,如何將過去的革命先輩精神跟現在的教育活動相結合,如何將紅色文化送入鄉村、校園、軍營,都是他們工作的內容。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深刻指出。

      “84年前,革命先輩在平型關下亮劍,用鮮血與生命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在今天,偉大抗戰精神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怕艱險、攻堅克難的力量源泉,在新征程上始終為我們指引著方向。”毛春桃說。


    編輯:馮靖淼 責編: 編審: 監制:

    智慧儀隴APP 舉報

    論壇熱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天天在线综合网|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激情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