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立足百年上下求索、百年逐夢前行的宏闊時空維度,著眼繼續書寫千秋偉業的雄心壯志,系統回顧了黨領導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進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鮮明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精辟概括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這是對偉大建黨精神的首次凝煉概括,總書記把目光聚焦在我們黨最初啟航出發的時刻,鮮明指出了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精神原點、思想基點,這也應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
立志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共產黨人的精神孕育于偉大斗爭,源自于偉大實踐,全面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一百年來,我們黨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吉林大地是英雄土地,吉林人民是英雄兒女,這里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和傳統,是抗聯精神的發祥地,是解放戰爭的始發地,是抗美援朝的重要后援地,是國家重要的工業老基地。百年來,吉林涌現出楊靖宇、魏拯民、童長榮、王德泰等抗聯名將,蔣筑英、譚竹青、黃大年、南仁東等先進模范,形成了東北抗聯精神、楊靖宇精神、紅旗精神、譚竹青精神、黃大年精神等,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形成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鄭重宣示:“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不斷加深領悟,自覺實踐篤行,深入領會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挖掘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自覺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偉大建黨精神這個源頭出發,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葆政治本色,以萬丈豪情和凌云壯志,續寫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榮光。汲取豐厚滋養,砥礪初心使命,奮力逐夢前行,要用好紅色資源,深入挖掘價值,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親身感受偉大建黨精神,更好地激發奮進力量;要講好紅色故事,深度挖掘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紅色故事,講出新意、直抵人心,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載體;要傳承紅色基因,永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膽魄風骨,心有大我、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艱苦奮斗、勤儉樸素的革命本色,使黨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歷久彌新。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需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需要激發全省干部群眾強大的奮進力量。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用精神之火、信仰之光激發昂揚力量,向著民族復興的夢想彼岸接力前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的壯闊征程上譜寫新的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