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拉瑪依市氣候宜人,連接天山南北主要景區(qū)的網(wǎng)紅公路——獨庫公路也將迎來新的通車季。6月11日至12日,由克拉瑪依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主辦,獨山子區(qū)政府承辦的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舉辦,帶領市民游客傳不朽紅色精神,憶往昔崢嶸歲月,尋老兵紅色足跡。
挖掘紅色文化內涵
克拉瑪依市依托獨山子區(qū)的紅色旅游資源,在獨庫公路即將通車之際,策劃舉辦了“傳不朽紅色精神,憶往昔崢嶸歲月,尋老兵紅色足跡”黨史學習教育系列主題活動之紅色文化研學交流會暨紅色旅游資源推介會等系列活動,創(chuàng)新了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旅游形式。
在紅色文化研學交流會上,來自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四川代表處、中國旅行社協(xié)會研學旅行分會、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上海井上書文化發(fā)展中心以及新疆巴州、昌吉州、石河子市等14個縣市的文化和旅游專家匯聚一堂,就挖掘新疆紅色研學資源、打造研學品牌進行深入研討。
在紅色旅游資源推介會上來自新疆石河子市、126團、昌吉州以及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qū)、白堿灘(克拉瑪依高新區(qū))、烏爾禾區(qū)的文化和旅游工作者介紹了當?shù)丶t色文化和旅游資源。
紅色文化研學交流會現(xiàn)場“獨山子零距離”微信公眾號供圖
邀老兵講紅色故事
活動期間,主辦方邀請全國各地參加過獨庫公路筑路的老兵,舉辦了2021“重走獨庫路·老兵再出發(fā)”發(fā)車儀式、老兵參觀獨庫公路博物館、筑路老兵講故事等活動。
“重走獨庫路·老兵再出發(fā)”活動現(xiàn)場“獨山子零距離”微信公眾號供圖
1974年,原軍委工程兵第四工區(qū)接到命令,率所屬工程兵1.3萬余人開赴新疆天山,修筑獨庫公路。橫跨天山的獨庫公路翻越4座冰達坂、5條河流,穿越3條高山隧道,飛躍100多公里的懸崖峭壁,大部分工程需要開山劈石,作業(yè)艱苦、危險性大,先后有168名筑路官兵在這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老兵及家屬參觀獨庫公路博物館 “獨山子零距離”微信公眾號供圖
當年筑路的“兵哥哥”,現(xiàn)在都已白發(fā)蒼蒼。當王留柱、王發(fā)勝、趙哲3位筑路老兵精神抖擻地向大家敬禮時,全體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老兵王發(fā)勝說,獨庫公路是用10個工具修出來的,一雙手、10個指頭,十字鎬、鋼釬、安全繩……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個平板架子車。獨庫公路是一條體現(xiàn)革命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的路,那時候全體官兵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早日修好獨庫公路。
獨山子區(qū)天聯(lián)國際旅行社負責人張生婭表示:“聽老兵講故事,我好幾次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很驕傲自己身邊有這樣一條英雄之路,我一定要組織好2021‘重走獨庫路·老兵再出發(fā)’活動,全程安排好老兵的吃、住、行,感謝他們?yōu)槲覀兞粝铝诉@條最美公路。”
老兵講故事活動現(xiàn)場 獨山子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6月11日晚,獨山子區(qū)還依托獨庫公路和石油工業(yè)遺產(chǎn),推出了“憶往昔崢嶸歲月”主題文藝晚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展現(xiàn)獨庫公路筑路官兵艱苦奮斗、勇于犧牲的“天山筑路”精神,表達人民群眾對英雄的熱愛和崇敬。
“憶往昔崢嶸歲月”主題文藝晚會“獨山子零距離”微信公眾號供圖
獨山子區(qū)委、區(qū)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精彩的表演將紅色旅游與紅色文化相結合,讓群眾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吸引更多的人走進革命紀念地、革命舊址、文博場館,在“行走的課堂”增長見聞、汲取知識。
2021年“荒野之旅 獨庫有路”(新疆)自行車邀請賽 獨山子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深入挖掘獨庫公路作為紅色旅游線路所蘊含的紅色文化內涵,堅持活化載體內容,以豐富生動感人的老兵筑路故事,以富有現(xiàn)場感、體驗感的教育形式,不斷提升獨庫公路紅色線路的品質,進一步增強教育效果,也讓這條最美公路進一步‘活’起來、‘火’起來,既抓好黨史教育,又做強紅色旅游。”克拉瑪依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jù)悉,目前,克拉瑪依市正大力發(fā)展紅色旅游,在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兩大核心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旅游點位,充分發(fā)揮紅色旅游資源的作用,在多元化、專業(yè)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把賡續(xù)革命傳統(tǒng)、激揚時代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更契合時代潮流、更符合游客需求的方式,展現(xiàn)在游客眼前,裝進游客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