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我們黨歷史的認知和運用。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認真學習黨的歷史,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能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在新征程上不斷奪取新勝利。
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中堅定文化自信。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克敵制勝、攻堅克難、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也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砥礪品格,我們就更有信心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堅定文化自信,最核心的是堅定價值觀自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立足國情,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作為整合社會意識,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正常運轉,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來抓,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蘊含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價值目標,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光明前景,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民心、匯聚民力的精神紐帶。堅定文化自信,必須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這個根本,充分發揮其主導和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公共文化服務的全過程,貫穿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各領域,使之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
在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中堅定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我們黨歷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程中,自覺肩負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在推動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中國現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創新、豐富再造,使中華文化得以發揚光大、走向世界。堅定文化自信,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核心價值和人文精神的同時,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要創新載體和形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新媒體、新技術相融合,使其在新時代展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在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中堅定文化自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堅定文化自信,既要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其生命力和影響力,還要吸納外來文化精華、推動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對人類社會創造的各種文明,我們都應該采取學習借鑒的態度,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我們黨歷來重視文化交流,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顯著提升。歷史啟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要秉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理念,以更自信的心態、更寬廣的胸懷,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對彼此文化文明的理解、交流和借鑒。要在兼收并蓄、取長補短、互學互鑒、交流合作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中華文化的強大活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