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目標導向的價格項目管理機制,使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更好計價、更好執行、更好評價。
●平衡好醫療事業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在總量范圍內突出重點、有升有降。
●尊重醫院和醫生的專業性意見建議,更好體現技術勞務價值。
據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5月2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等。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用好科技成果評價這個指揮棒,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堅持正確的科技成果評價導向,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要強化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合理補償機制,穩定調價預期,確保群眾負擔總體穩定、醫保基金可承受、公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可持續,提高醫療衛生為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推進科技評價體系改革,聚焦“四個面向”的科技成果評價導向逐步確立,激勵創新的環境正在形成,帶動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分類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尚未建立,指標單一化、標準定量化、結果功利化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會議強調,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關鍵要解決好“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的問題。要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健全科技成果分類評價體系,針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等不同種類成果形成細化的評價標準,全面準確評價科技成果的科學、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要加快構建政府、社會組織、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體系,積極發展市場化評價,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規范第三方評價,充分調動各類評價主體的積極性。要把握科研漸進性和成果階段性特點,加強中長期評價、后評價和成果回溯,推進國家科技項目成果評價改革,健全重大項目知識產權管理流程,加強科技成果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引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探索創新,杜絕科技成果評價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現象。要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建設高水平技術交易市場,加大金融投資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支持,把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高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化完善有利于轉化的職務科技成果評估政策,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要改革完善科技成果獎勵體系,重在獎勵真正作出創造性貢獻的科學家和一線科技人員,控制獎勵數量,提升獎勵質量。
會議指出,醫療服務價格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近幾年,黨中央部署推動一系列改革,通過取消藥品加成、帶量集中招采和加強成本控制,把藥品耗材價格降下來了,老百姓負擔減輕了,也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創造了條件。
會議強調,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要規范管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建立目標導向的價格項目管理機制,使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更好計價、更好執行、更好評價,更能適應臨床診療和價格管理需要。要加強對醫療服務價格宏觀管理,平衡好醫療事業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在總量范圍內突出重點、有升有降。要結合醫療服務特性加強分類管理,對普遍開展的通用項目,政府要把價格基準管住管好;對于技術難度大的復雜項目,政府要發揮好作用,尊重醫院和醫生的專業性意見建議,更好體現技術勞務價值。要建立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明確調價的啟動條件和約束條件。要搞好價格監測評估和監督檢查,確保價格機制穩定運行。要積極穩妥開展試點工作,統籌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分級診療、醫療控費、醫保支付等相關改革,形成綜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