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情況如何?接種疫苗時發現瓶中含有絮狀物,是否影響接種效果?兩劑次滅活疫苗可否接種不同廠家的產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20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疫苗研發專班的有關專家就上述熱點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我國疫苗能夠應對變異毒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全球新冠病毒變異監測網絡,各國都要向此網絡報告本國新出現的變異毒株。在這個監測網上可以看到,印度上報的變異毒株已達3000多種。由于監測到的病例僅占總病例的一小部分,所以實際的變異毒株數量要遠超這個數字。
“不是變異毒株越多越可怕,關鍵要看病毒變異的性質。”吳尊友說,世衛組織將病毒變異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特別“需要警惕的變異毒株”,如英國、巴西出現的變異株;第二類是“值得關注的變異毒株”,印度的變異株就屬此類;第三類則是“無需關注的變異毒株”,微小的變異不需要關注。
那么,國產新冠疫苗能否應對印度出現的變異株?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邵一鳴表示,正在針對新出現的印度新冠變異株開展研究。“目前,需要告知公眾的有兩點。”邵一鳴說,一是我國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正在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并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工作。初步的結果顯示,我國的疫苗仍然能夠應對印度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二是如果真出現了疫苗不能應對的變異病毒株,我國滅活疫苗不需改變生產工藝,只需在生產的投料端將原疫苗株改為新變異株,就可生產出針對變異株的新疫苗。所以公眾可以放心,我國疫苗是完全有能力應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挑戰的。
逐批檢驗合格后方可放行上市
近日有公眾反映,接種疫苗時發現一瓶疫苗給兩個人使用,擔心用量不足會影響接種效果。對此,邵一鳴解釋,國產兩劑次的新冠疫苗和一劑次的新冠疫苗,在原輔料、生產配方、包材、工藝參數方面都是一樣的,區別在于裝量是一劑次還是兩劑次。“為了保證每個人足量注射,每瓶裝量是足夠的,所以公眾無需擔心用量不足的問題。國際上,很多國家的疫苗,包括我國出口的疫苗,都是多劑次的,比如5劑次、10劑次的都有。它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運輸更多的疫苗,節省了包材、運輸的運力,以便大規模接種。”邵一鳴說。
還有公眾表示,在接種新冠疫苗時發現瓶中含有絮狀物,擔心疫苗存在質量問題。對此,邵一鳴解釋,我國各廠家生產的新冠疫苗均需經過廠家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自檢,同時還要報送藥品檢驗機構逐批檢驗合格后方可放行上市。分裝完成的新冠疫苗成品每一支都經過嚴格的透檢工序,對透檢不合格的產品直接剔除,透檢合格后的成品還要取樣做外觀檢查,需符合“應為乳白色混懸液體,可因沉淀而分層,易搖散”要求,所以大家觀察到的新冠疫苗往往不是清亮透明的。由于新冠疫苗含有鋁佐劑,使用前的靜置可能造成有沉淀,但應能搖散。
此外,有公眾在接種疫苗后發現兩劑次分屬不同廠家生產,比如第一劑是北京生物、第二劑是北京科興,擔心“混打”影響接種效果。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目前國產附條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及蛋白亞單位疫苗3種技術路線,只要是技術路線相同的疫苗,不同廠家的產品不會影響接種效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中已明確,現階段建議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如遇疫苗無法繼續供應、受種者異地接種等特殊情況,無法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時,可采用相同種類的其他生產企業的疫苗產品完成接種。”王華慶說,需兩劑次或兩劑次以上完成全程免疫的疫苗,如果超過了規定的間隔期,一般后續接種也無需重新開始。比如,滅活疫苗間隔超過8周還沒有接種第二劑次,不用重新接種,盡快補種第二劑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