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甘肅省文物局、甘肅省博物館共同主辦,高臺縣博物館、金昌市博物館、酒泉市博物館、酒泉市肅州區博物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等共同協辦的“圖畫眾生——河西畫像磚上的古人生活”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9展廳展出。展覽將持續至8月21日。
河西畫像磚部分展品 黃高原 攝
觀眾參觀展覽 黃高原 攝
據了解,本次展覽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河西地區魏晉彩繪畫像磚精品及相關文物,通過“圖畫天地”“生活百態”“寧平降福”3個單元258件(套)彩繪畫像磚及相關文物的展示,反映了古代河西地區各族人民的生活百態和精神面貌,生動展現古代勞動人民對于生活的熱愛以及由此迸發的藝術創造力。
觀眾參觀展覽 黃高原 攝
據介紹,畫像磚是模印或刻畫的有畫像或花紋的磚。從考古發掘來看,我國的畫像磚歷史從戰國到宋元,持續綻放了十四五個世紀,其中最為出彩的是河西走廊地區的彩繪畫像磚。河西地區文化厚重,在東起甘肅永昌、高臺,西至酒泉、嘉峪關、敦煌等綿延近百公里的廣袤大地上,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大量彩繪畫像磚。這些畫像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涵蓋神仙異獸、桑蠶農耕、出行射獵、宴飲起居、百戲娛樂、服飾車輿、建筑居所等多種題材,藝術風格活潑鮮明、構圖巧妙生動,表現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融匯共生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