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是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確保學習教育與總結經驗、關照現實、推動工作深度融合、走深走實的重要措施。不久前,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就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出安排部署。日前,最高檢印發《關于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化“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指導方案》。全國檢察機關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把“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把黨史學習教育激發的動力,轉化為檢察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務實舉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扎實抓好“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必須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實踐的重大理論成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高質量的檢察履職為人民司法、為大局服務,是一切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每一名檢察人應有的政治責任和擔當。各級檢察機關要緊密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引導全體檢察人員自覺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用心用情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實抓好“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必須聚焦民生痛點,找準目標,突出重點,精準發力。要聚焦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不斷提高掃黑除惡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深入打擊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特別是要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嚴峻形勢,加大懲治和預防力度,切實把“刀把子”作用體現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嚴懲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上。要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把檢察履職的根本著眼點放在服務保障民生上,扎實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守護好群眾“腳底下”“舌尖上”“錢袋子”安全,努力為群眾紓困排憂解難。要傾力推動構建維護社會和諧和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長效機制,全面推開檢察聽證工作,深化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構建“一體化”糾紛化解機制,促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厚植黨的執政基礎。最高檢在《指導方案》中明確了四個方面20項重點任務,各級檢察機關要認真學習領會,把最高檢的部署要求與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效銜接,與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精準對接,統籌“四大檢察”,細化實化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責任、完成時限,確保為民辦實事各項工作扎實推進、落實到位。
抓好“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關鍵,在于真辦事、真見效。任務清單實不實,辦理效果好不好,群眾的問題有沒有真正解決,群眾最有發言權。要把人民滿意與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用好“人民滿意”這把標尺,廣泛匯集民意,自覺接受監督。要堅決反對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華而不實的“應景項目”,努力把服務群眾的好事辦實、實事辦好,把為民辦實事的成效落到群眾心坎上,寫在群眾笑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