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遛狗不拴繩、不佩戴犬牌,將被視為違法行為。那么,南充市民對此項新規怎么看呢?養犬人士適應新法的現狀如何?近日,記者在城區的街道、小區、寵物醫院進行實地走訪。
部分市民出門遛狗仍沒有牽繩的習慣
新規:遛狗不牽繩違法
據了解,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是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凈化、消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防控人畜共患傳染病,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制定的法規。
其中第30條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憑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向所在地養犬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
從今年5月1日起,如果市民帶狗出門,不佩戴犬牌和系犬繩的話,不再是違規行為,而是違法行為。法規實施后,各地的養犬管理力度將會越來越緊,處罰也會越來越重。
走訪:遛狗不牽繩隨處可見
那么,南充市民外出遛狗有牽繩嗎?記者經過走訪發現,部分養狗市民牽繩遛狗意識薄弱,而絕大多數市民對國家出臺這一政策點贊。
4月25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順慶區紅光路附近看到,一位中年婦女雙手提著塑料袋,一只小型泰迪犬緊跟在她的身后,沒有牽引繩的束縛,小狗在路上“自由自在”,偶爾隨意地抬腿撒尿,還時不時追隨著過路人的腳步蹭一蹭嗅一嗅。
隨后,記者來到濱江中路附近,此時已有市民趁著天氣舒適在悠閑地散步,一位老大爺領著兩只寵物狗在路上走著,同樣沒有為狗戴上牽引繩。
當天晚上8時許,記者在1227廣場跳舞的人群中,看到一只泰迪犬蹲在跳舞隊伍旁邊,沒有繩子牽著。路過的人有與狗戲逗玩耍的,也有帶著孩子的人繞道而行。
記者通過走訪城區部分道路、大型廣場、江畔河堤等市民遛狗比較集中的地方后發現,被主人帶出門的犬只中大多是博美、泰迪、貴賓這樣的小型犬,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拉布拉多、哈士奇、金毛、薩摩耶這樣的大中型犬出現在散步的人群中,大部分有寵物犬的主人并沒有給犬只拴繩,任其在公共場所竄來竄去。
市民:拴繩遛狗“入法”該點贊
對于新規中市民“遛狗不牽繩”的不文明行為,其實也在不少小區中隨處可見,肆意放縱狗狗在小區里撒歡的情況總能見到。
4月26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順慶區悅府小區看到,兩位小區居民各自帶著寵物狗在散步,兩只小狗在沒有牽引繩的束縛下,在草坪奔跑嬉戲,不時還發出犬吠,有居民路過時還上前聞嗅。
“其實很多小區里遛狗的居民都不拴狗繩,一些狗看到陌生人,直接向你撲來,挺嚇人的,這個法規出臺得太及時了,希望能有效制止不文明的養犬行為!”小區居民吳先生表示,他十分支持國家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如果那些養犬人能做得合格一些,遛犬時都拴著狗繩,突然躥出來嚇人的事兒可能會少一些,居民出門也會安全不少!”
“我個人很支持對遛狗不拴繩的行為進行處罰,有了法律的約束,既能保護我們的生命安全,也能提升市民的素質。”市民羅先生在順慶區文明街經營一家寵物醫院,從事動物治療已有五年的時間,他告訴記者,因為不給愛犬拴牽引繩而發生的事故很多。“一些養犬者想給愛犬更多的自由、活動范圍,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看在什么場合。”羅先生說,對于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施行,他非常贊同。“栓牽引繩是對愛犬的負責,也是對人類的負責。定期打疫苗,更是預防愛犬患傳染病、犬只傳染給人的重要措施。”
采訪中,市民普遍認為,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養狗遛狗,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表現,把養狗文明與養狗安全落實到法律上,是社會文明的進步。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祝真珍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