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小孩子的常見問題,食療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家長說,有些食療方的味道,小孩子不喜歡,能不能加點蜜棗調味,今天就回答大家的幾個問題。
給食療方調味,我們總是會想給孩子加點甜味的東西,因為孩子難以抵抗甜甜的味道。但是這也是個隱患,甜,其實就從屬于“甘”,甘屬土,入脾胃。我們常說,我們急切想吃的正是我們身體所需的,孩子比成人更愛吃甜食,就是因為脾最為不足,生理上有需求。
如果小孩子有些依賴甜味,我們也要想一想,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脾胃?這在給食療方調味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
給食療方調味,能不能放蜜棗?
不建議。
蜜棗是蜜餞的一種,是用紅棗或者黑棗,通過蜜糖加工而成的。用蜜棗之前,要先搞清楚它究竟是用什么棗類去做的。
一般來說,我不大主張給孩子吃蜜棗,因為不管是氣血雙補的紅棗,還是以滋補為主的黑棗,棗類本身都不是太好消化,都是比較滋膩的食物,容易生痰、生濕、生熱。
棗類通過蜜餞的加工會更滋膩、更難消化,本身棗類的含糖量就很高,有70%~80%左右,再經過蜜制,含糖量就更高,而且這個蜜,也不是蜂蜜,就是白糖。孩子糖吃太多,很容易導致濕氣重、積食,繼而出現濕氣困阻中焦脾土的情況。孩子脾胃功能本來就不足,所以用蜜棗來煲湯我是不建議的,通過油鹽來調味會更好。如果是要加一點點甜味,我建議用黃糖,比較溫和。
總得來說,很甜、很膩的東西,小孩子都是不能多吃的。
黃糖是什么糖?是黃冰糖嗎?
我經常和大家說給孩子做食療時,可以加點黃糖調味。有些家長對這個黃糖是比較迷惑的,今天就再說一下,黃糖是黃片糖,不是黃冰糖,二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左為黃片糖,右為黃冰糖
不僅長相不同,二者的制作工藝、原料也是不同的。
黃片糖,是用甘蔗汁濃縮、提煉制成的,包括紅糖、黑糖在內,也都是以甘蔗汁為原料制成的。相比紅糖、黑糖,黃糖是相對比較溫和的,補血行氣的力道相對溫和一些。紅糖有很好的驅寒作用,黃糖就不是特別明顯,但是也就沒有那么溫熱,更適合孩子日常的使用。想給孩子做一些糖水,或者食療方如三星湯、白術佛手湯的時候,也是可以加一些黃糖調味的。
但是黃冰糖,則是用白砂糖經過提煉制成的。黃冰糖之所以是黃色,是因為它的提純比白冰糖更粗糙,雜質也比較多,所以黃冰糖也被人們稱為土冰糖或者老冰糖,也是因為不純,所以甜度沒那么高。
所以,日常給食療方調味的時候,最好加黃糖,其他的就要看具體情況。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