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1日訊 4月20日,中青旅在北京召開以“文旅賦能 鄉村振興”為主題的中青旅服務鄉村振興發布會。這標志著旅游央企——中青旅開始布局全國,以文旅綜合優勢服務鄉村振興,并提出“解決方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適應形勢任務變化,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成為了黨新的奮斗目標,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讓農民富起來,讓鄉村強起來,讓鄉愁留下來,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基礎上走向共同富裕。
對于鄉村振興來說,必須在政策上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不摘”的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真正走上持續發展軌道;在產業發展領域,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按照“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格局,致力于打造本地區的農產品品牌;在人才引進方面,必須切實解決人才瓶頸問題,要筑牢支部底子,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立足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雙線要求,從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鄉鎮企業家等群體中精挑細選,組建一支有干勁、會干事、能帶富的干部隊伍;在文化振興方面,要充分發揮文化在脫貧致富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歌舞、戲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謳歌脫貧過程取得的豐碩成果,引導廣大群眾珍惜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效,為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有效銜接:旅游央企公開提出鄉村振興的“解決方案”
中青旅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國明表示,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一體推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旅游央企承擔的光榮使命。中青旅將著力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等三大路徑全力參與、積極破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吹響中青旅服務鄉村振興的號角,形成富有使命擔當的中青旅實質性解決方案。
一是圍繞產業振興,大力發展“中央廚房+訂單農業+優質團餐”完整業態,支持縣域發展動能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在縣域建立“中央廚房”,連接轄區內的訂單農業,另一方面為轄區內的學校、醫院、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高性價比的優質團餐業務,特別是在特殊場景下的應急物資保障作用,聚焦縣域功能培育,激活縣域活力,提升縣域供給需求,打造縣域市場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商業模式。
二是圍繞人才振興,充分借助對口幫扶機制,系統實施研學旅行。在鄉村振興的工作布局下,中青旅將充分借助對口幫扶機制,特別是在連接城鄉方面,一方面是組織更多的城市的孩子走進民族地區、落后地區、欠發達地區、邊遠地區等,把消費留在當地,支持城市的孩子形成對國情更深刻的認識和觀察。另一方面是幫助農村的孩子、落后地區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到城市來感受現代的生活文明,更多體會社會的關愛,從而形成長大成才的社會責任。
三是圍繞文化振興,高舉以“一部手機游中國”智慧文旅旗幟。中青旅將利用好鄉村優質的農副產品、有價值的文創產品等有機消費場景,借助互聯網手段,向都市、國外、及更大范圍客群進行精準營銷,架起都市和鄉村的有效橋梁和紐帶。特別是中青旅將發揮40年深耕文旅綜合優勢,結合入境出境業務、線上線下業務、中青旅聯盟合作等有效工作機制,銜接中國光大集團金融賦能效應,共同形成中青旅版本特色文旅平臺。
新聞發布會上,中青旅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江蘇省新沂市、河北省蔚縣、湖南省新化縣等5家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各政府、各機構將發揮各自領域專業優勢,拓展鄉村振興合作空間,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鄉村振興、乘勢啟程,中青旅既有責任、也有情懷更有能力參與到鄉村振興這項偉大的事業當中。中青旅將攜手更多實施機構,以文旅賦能促進鄉村振興,全力以赴在鄉村振興事業上做出新的貢獻。” 康國明如是表示。
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原主任朱少平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振興的道路有很多條,但一定要做好基層組織、農村土地使用和農副產品債券化三篇文章。
朱少平強調,過去,合作社組織有瑕疵,但現在則尤其重要。專業合作社在實施鄉村振興中擁有天生的優勢,但需要充分挖掘;在農村土地使用上,發揮好農村土地的功能作用,充分釋放農村土地的市場價值,對鄉村振興至關重要;而農副產品的市場價格普遍過低,對老百姓、對鄉村振興不是好事情,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優先考慮農副產品債券化、期貨化的問題。
中青旅作為我國旅游行業商業模式的開拓者,創立41年來,將國有背景與市場化機制有機融合,以創新發展為根本動力,不斷推進旅游產業價值鏈的整合與延伸,在景區運營、整合營銷、觀光度假、差旅管理、酒店運營、旅游客運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目前,中青旅擁有總資產超過16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140億元、品牌價值突破270億元、年服務游客突破2000萬人次。(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