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1日電 (常濤)近日有報告指出,2021年國內手機市場上游供應與下游需求矛盾顯著,5G手機成本下探至千元存在壓力。這是否意味著,2021年消費者買不到千元以內價位的5G手機了?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5G手機降價難了?
10日,中國移動發布的《中國移動2021終端產品策略白皮書》預計,2021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銷量將超過3.5億部,其中5G手機總銷量將超過2.8億部,5G滲透率達80%。
上述白皮書指出,2021年國內手機市場發展面臨有利因素,比如經濟逐步恢復,消費恢復疫前水平;推出了面向高中低價位5G芯片解決方案。但不利因素也顯而易見,主要兩條是上游供應與下游需求矛盾顯著及5G手機成本下探至千元存在壓力。
此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定價千元以內的5G手機,如2020年10月發布的realme真我Q2i定價998元。根據此前行業預測,2021年將出現大量千元5G手機。隨著上下游供需形勢發生變化,2021年消費者是否還能買到千元以內價位的5G手機?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2021年5G手機價格繼續下降是必然趨勢,但下降幅度會減小,下降的速度會變慢。“這個過程不排除一些手機廠商會采用很低的配置,為了降價而降價。總的來說,2021年千元檔5G手機不會太多,但消費者要做好心理準備,這類手機配置不會太高,比如6GB+256GB、8GB+256GB的配置做到1000元以下的價格是比較難的。”付亮說。
芯片緊缺,5G手機會漲價嗎?
造成5G手機成本下探至千元存在壓力的原因是什么?付亮認為主要是5G消費者市場成熟太快,而技術、產業鏈沒有成熟造成的。
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圍繞著5G手機,“芯片緊缺”是熱詞之一。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在微博上表示,“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極缺。”也有相關手機廠商表示,“行業性缺貨,普遍存在的。”
消息傳遞到消費者端,他們最直接的反應是:手機會不會因此而漲價?付亮表示,整體來說,5G手機均價仍會上漲,但具體到消費者不會有強烈的感知。“均價上漲不是由于芯片緊缺造成的,而是由于中低端手機消費者換機拉動的。”
付亮分析,5G手機芯片短缺問題2021年上半年很難緩解,目前手機廠商已經在做一些技術回調,芯片選擇更加多樣化,以此實現價格差異化。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近期發布的新機中,榮耀V40搭載聯發科天璣1000+旗艦芯片,中國電信5G云手機天翼1號2021搭載的是紫光展銳的5G芯片,vivo S9搭載的則是聯發科天璣1100旗艦芯片。
另一方面,近期發布的新機為實現差異化,在設計和體驗上也是“絞盡腦汁”。例如,vivo S9在硬件配置全方位升級的情況下刷新了該品牌最薄5G手機的紀錄,子夜藍配色機身厚度僅為7.35mm,重量僅有173g。
2021年買5G手機要注意這個問題
中國移動表示,2021年實現SA(獨立組網)終端全面普及,2021年3月1日起,新上市的手機終端默認打開SA功能,不允許設置SA開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00MHz 5G網絡的使用。在支持700MHz方面,中國移動要求手機廠商,2021年3月1日起,4000元及以上手機終端必須支持,2021年10月1日起,所有新手機終端必須支持。
付亮表示,對于移動用戶來說,2021年購買5G手機要注意查看是否支持700MHz。如果不支持,在某些地方可能沒有網絡。
700MHz被認為是5G的“黃金頻段”。在獲得5G網絡商用牌照后,中國廣電也在充分挖掘700MHz頻譜資源優勢,2020年3月,中國廣電制定的700MHz頻段2×30MHz/40MHz大頻寬技術方案正式獲3GPP(國際通信標準組織)采納成為5G國際標準,這也是全球首個5G低頻段大頻寬標準。
2021年1月26日,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在北京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700MHz 5G網絡共建共享。3月10日,中國移動方面表示,兩家運營商計劃到2021年底完成40萬個700MHz 5G基站建設。這意味著,目前國內700MHz頻譜資源被中國廣電、中國移動所占據。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云勇曾針對700MHz發聲。
張云勇認為,700MHz頻譜資源的廣度、深度覆蓋特性以及FDD(頻分雙工)制式帶來時延優勢,可極大降低網絡部署成本和建設難度,更好滿足農村地區時延、覆蓋、安全要求高的5G關鍵場景,但不均衡分配將導致運營商在鄉村5G普惠服務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加劇行業失衡。
張云勇建議,充分發揮700MHz“數字黃金”頻段在信號覆蓋范圍及頻分雙工時延方面的優勢,協調四家5G通信運營企業聯合開展700MHz低頻5G網絡的共建共享,推進相關共建共享方案在高鐵場景的敏捷應用。(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