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8日電(李赫 魏雷超)春節走了,節后綜合征可能要來了。平時周一上班都百般不情愿的你,長假用盡,頭疼嗎?假期留不住,肥肉卻趕不走,春節期間放松了“身材管理”,如今為反彈的體重揪心不?長假中習慣“游手好閑”,現在沒法集中注意力了?
如果你正被這些春節“后遺癥”所困擾,看這里,你就有救了。
飲食與作息
在“脂滿膏肥”的春節中浸潤了一假期的你,無論是為了恢復工作狀態還是身體狀態,首先要做的都是調整飲食與作息。
在長假結束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恢復生物鐘和體力,應對年后的工作和運動。節后一段時間更是要盡量早睡早起,恢復精力。
飲食上,如果節前準備的年貨零食沒有“消滅干凈”,除了少許堅果,其他如高糖、高熱量食物都應暫時遠離。節后一段時間要盡量控制肉蛋類的攝入量,多吃新鮮的菌類、蔬菜及水果,均衡營養、調理腸胃。同時,主食可以多選擇麥片、玉米、紅薯等粗糧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當然,萬能的“多喝水”在此時依舊適用。
運動與恢復
無論是應對高強度工作還是恢復從前的鍛煉習慣,經歷了一個假期的“長草期”,你的身體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階段。
首先,在恢復運動前,進行充分熱身十分關鍵。一般來說,在停止鍛煉的72小時之后,肌肉中的蛋白質就已經開始流失了,身體的靈活度也直線下降。因此在適應和恢復期,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運動前進行伸展運動,肩關節、肩胛、脊柱、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容易受傷的部位都要進行充分活動,增加關節靈活性和肌肉柔韌度。熱身的時間可以適量增加10-15分鐘。
其次,恢復訓練可以從心肺開始。因為一段時間停止訓練后,最容易下降的就是心肺功能??蛇x擇快步走、慢跑、游泳等運動,進行心肺功能的恢復。
但此時要注意運動量適中,因為在經歷了一個假期,身體力量和體能都有所下降,如果執著于快速追上此前的水平,很容易引發傷病,得不償失。
運動方案的選擇
講了這么多大道理,當然少不了一些具體的方案,以供參考。
1.節后恢復最好從慢跑開始,從低配速起步,逐漸增加強度。節后前兩周每次跑步不超過30分鐘或不超過5公里。之后每周增加10%的強度直至正常。
2.慢跑恢復期間,可以將核心訓練與力量訓練交替進行。既能提高身體機能,又能減少膝蓋和足部的壓力,避免受傷。俯臥撐、仰臥起坐以及沙袋慢跑、杠鈴深蹲等都是有效的運動。為防止受傷,建議以小強度多次為主,建議以全身性或多關節的運動方式開始。
但力量訓練與核心訓練的加入時機因人而異。
如果你在節日中基本沒有鍛煉,那么在3-4次有氧鍛煉后才可以開始回歸力量和核心訓練。在至少三次力量訓練以后,逐漸嘗試回歸到正常狀態。
如果你春節期間只是減少了鍛煉,則可以直接進入恢復性的力量訓練。按照節前的訓練強度進行即可,但注意,恢復期一個部位一周只安排一次訓練,且大小肌肉群分開練習。
同時,在恢復初期,以上兩種訓練根據個人情況的不同,強度安排也并不統一。一般來說,選擇節前正常訓練狀態的平均水平和平均次數,或稍稍降低強度與分散次數均可,每次訓練至稍有力竭感就停止。
3.要注意運動后的放松拉伸與運動間的恢復與休息。結束鍛煉后,不要急于休息,可以原地蹦跳或踢腿。過程中注意全身要放松,手臂自然抖動,兩腿交替前后左右自然擺動。
在訓練計劃中,每周都要留出一整天空余時間充分休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