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知名的哲學三問:我是誰,從哪來,往哪去?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加速駛向新的十字路口。所有國家都要回答以上三問。不是每個國家都能答好,有的國家甚至亂了方寸,亂象迭出。壓力測試之下,中國更顯出類拔萃。這不止是中國人的看法,更是全世界的判斷。
面對未來,中國思路明確。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是什么?新發展階段。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是什么?新發展理念。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是什么?新發展格局。這三個“新”,是“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核心要義。方位在哪、原則是啥、路徑何在,中國心中有數。考慮清楚后,就是統一思想和抓好落實。日前,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就“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新的明確要求。“十四五”開局之年這堂課,呈現出清晰化的中國未來發展思路。這是十字路口的中國回答。
面對變局,中國節奏不亂。縱向看,歷史自有趨勢。橫向看,國家各有節奏。我們做事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國情、規律去把握,做到短期、中期、長期結合,而不是僅僅為了當下。事實也是,任由國際風云變幻,中國“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未來15年遠景清晰明確……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愿的新發展階段,我們一直在朝著既定目標穩步推進,節奏不亂。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對中國來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機遇和挑戰之大都前所未有,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
面對自己,中國全面做強。無論在任何時期,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所謂“最重要”,即沒有比它更重要的事。要想發展進步,中國只能靠自己。唯有全力辦好自己的事,全面做強自己,才能化被動的為主動、讓主動的更主動。這就必須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全力辦好自己的事,鍥而不舍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這一路不會太容易,甚至必然會有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在這路上,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是我們必須增強的能力。與此同時,一個更強的中國,只會更好造福世界,與世界聯系更緊密。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弄懂了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理論依據、歷史依據、現實依據,知曉了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新要求,明白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攻方向之后,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把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唯有如此,方能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