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汽車行業的復蘇只是開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就是“在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激活農村汽車消費潛力,從而促進車市進一步回穩向好”。
隨著政策利好效應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葉盛基表示,“2021年會有更大驚喜,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
極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得益于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國民經濟的企穩回升,國內車市正在以“V型”反轉的勢頭邁入“十四五”。展望2021年,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車市能否繼續保持回升的走勢?通過走訪汽車市場、采訪行業專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從宏觀經濟、產業政策、市場走勢、消費趨勢、產品布局等多個維度對明年車市予以分析、判斷,力求為行業發展和企業決策提供有益參考。今日推出第二篇:政策驅動 2021年汽車市場將持續釋放增長潛力。
當前,國內車市正加速回暖。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4.7萬輛和277.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1.5%和7.6%,同比增幅分別為9.6%和12.6%。
車市強勢復蘇的背后,是利好政策的不斷加碼。11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明確提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各地調整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
政策驅動車市快速復蘇
早在今年年初,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疫情突襲,讓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彼時,為了加速重啟幾乎“停擺”的汽車業,國務院及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密集表態,穩定和鼓勵汽車消費,推動汽車產業復工復產。
2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3月13日,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3月23日,商務部、發改委、衛健委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
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又確定了三大舉措促進汽車消費,“一是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二是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三是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
“這些政策實施落地以后,將進一步鞏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成果和優勢,加快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能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在4月曾公開表示。
在一輪又一輪的政策驅動下,國內汽車市場如期實現快速回暖。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4-1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8個月呈現正增長,其中,銷量連續七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另據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隨著汽車促消費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國內汽車市場加快復蘇,消費需求繼續擴大。截至11月,二手車交易量連續4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1-11月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首次由負轉正。
增長潛力還將持續釋放
在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汽車行業的復蘇只是開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農村居民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對居民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并購買新車,給予補貼”。“這一政策是在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激活農村汽車消費潛力,從而促進車市進一步回穩向好”,有業內人士直言。
今年7月,工信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讓縣鄉市場的消費潛力得以初步釋放。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杰日前透露,“初步統計,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近4個月銷量已超過18萬輛”。為了進一步挖掘縣鄉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潛力,“明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還將升級完善,有望在全國范圍內繼續開展”,中汽協方面日前表示。
不止在縣鄉市場,隨著政策利好效應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都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印發的《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延續到2022年底”;財政部等三部門發布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也提出,“未來兩年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要求”。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日前在“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強調,“黨中央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不會變、產業突破關鍵技術推出優質產品的決心不會變,消費者逐漸認可接受新能源汽車的趨勢不會變”。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明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將呈現上升趨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自信地表示,“2021年會有更大驚喜,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