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圍繞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建設,城市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畫展與“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正在同時展出。觀眾流連于名家精品之間,傾聽著中外大家穿越時空展開的藝術對話。
與此同時,在西嶺雪山滑雪場,市民在這里享受著速度與激情,感受冰雪世界的魅力。在成都還有全球最大室內雪場成都融創雪世界,玩雪,一年四季都能安排上……
疫情改變了文旅業界,但成都的文旅行業卻迅速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活力。尤其是今年10月以來,成都旅游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恢復和發展勢頭。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主動作為推動文旅業整體復蘇
2020年的最后一個季度,氣溫比往年同期更低,但成都文旅行業卻熱度高漲:“住在公園城市”2020年成都酒店業全球招商推介活動,使成都酒店業與世界又一次成功“牽手”;“繽紛場景秀·活力成都夜”——2020成都夜間經濟示范點位發布,全面開啟“夜成都”3.0時代;“創意成都,美好生活”第七屆成都創意設計周,推動成都向全球創意價值鏈高端躍升。在剛結束不久的第三屆進博會上,成都向世界發出最真摯的邀請。豐富的旅游資源、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旅游政策,成為成都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的原因之一,巨大的消費潛力使成都深受大批國內外文旅機構的青睞,紛紛前來尋求商機。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這樣的場景實在來之不易。疫情發生后,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的政策支持和全面指導下,全市文化旅游行業主動作為,積極推動成都市旅游業整體復蘇。據市文廣旅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全市文旅行業遭受重創。我們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業“兩手抓、兩手硬”,成都文旅行業呈現出加快恢復發展的良好態勢。2020年1—7月,我市累計接待游客8325.12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1.28%。其中7月,我市接待游客為1800萬人次,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0%,接待人次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恢復率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二。
“十三五”期間
成都文創行業發展迅速
成都文旅行業的快速復蘇,和近年來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三城三都”建設密不可分。
成都,是中國最佳旅游城市,被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亞洲首個“世界美食之都”,被萬事達評為2017年全球20個增長最具活力旅游目的地榜單的第二名。成都已成為外國游客最喜愛的中國5大入境城市之一,同時也成功入選全球第一旅游評論網站貓途鷹發布的2019年“旅行者之選”中國最佳目的地,成為唯一入選美國CNN發布的“一生必去50個地方”的中國城市。
近年來,成都圍繞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建設,文旅(運動)產業生態圈發展路徑逐漸清晰,產業消費活力不斷激發,城市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創產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497.5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1459.8億元,實現17.87%的復合增長率,被稱為“文化藝術第三城”“全國動漫游戲第四城”“音樂選秀之城”等。
“十三五”期間,成都文創產業發展迅速,文創收入持續攀升。音樂人才輩出,音樂休閑娛樂氛圍日漸濃厚,擁有12所音樂或設有音樂專業的院校,數量居全國第三,“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是五個國家級音樂產業基地之一。
201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僅為497.5億元,占GDP比重為4.61%;到2019年,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實現1459.8億元,同比增長24.5%,占GDP比重9%。音樂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0%,2019年達481.19億元,同比增長20.9%;影視產業產值突破350億元,保持20%以上增長,實現電影票房18億元。2020年1—6月,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實現771.94億元,1—7月,音樂產業產值234.16億元。
2019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4663.5億元,較2015年(2040億元)同期增長約129%;接待游客總數2.6億人次,較2015年(1.91億人次)同期增長約36.12%;其中入境游客381.43萬人次,較2015年(230萬人次)同期增長約65.8%。
成都日報記者 王嘉 圖片由市文廣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