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記者 漆宗英 陳洪江)要想村民富,產業找出路。近年來,文星鎮借國家產業扶貧好政策,大力發展適合本鎮的產業,讓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
這幾天,文星鎮劉家溝村村民徐世文的近3000只青年鴨即將出欄,他正忙著聯系各地銷售商和當地的飯店。今年3月開始返鄉創業的徐世文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發展起來了自己的產業。他說,看到家鄉近幾年的變化,他也要加入鄉村振興的行列中,和村民一起致富。
如今,徐世文每一批成品鴨出欄數量都在2900只到3000只左右,除去飼料、人工、水電費,每批次收入高達2萬元。除水上養殖外,他還發展水下養殖,目前已經投放花鰱、武昌魚、草魚、鯽魚3萬條,形成高效循環可持續的水上立體養殖。
除了發展壯大自己的產業,徐世文還帶動周邊村民致富,貧困戶李林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帶動下,李林已經養了500只鴨子,徐世文還時常與他們交流,教授養鴨技術。
經過一年的試驗,徐世文的水上立體養殖取得成效,產業一天天的也好了起來,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他信心滿滿,也有了更好的打算。他希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這個行業,把家鄉建設的更好。(編輯/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