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旅文局日前發布的中秋國慶“雙節”旅游工作總結顯示,“雙節”假期,三亞的景區景點、鄉村旅游點呈現復蘇景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休閑項目、夜間休閑活動、運動休閑項目、免稅購物活動、鄉村休閑活動等“非景區”類消費內容出現了顯著增加。
在中國,像三亞一樣的城市還有許多,“非景區”消費的增加,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游客走出景區,走進每一個旅游目的地的街頭巷尾。
走出景區,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如今,許多景區已經成為一些地方的名片,景區內的風景也是吸引許多外地游客前來游覽的直接動力,不過,景區外,一樣有別具一格的風景。一條老街,一個小巷,一碗美食,都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重慶李子壩輕軌吸引著許多人來到重慶,當地人習以為常的出行方式,在游人看來,恰恰是一種美麗的風景。風景沒有邊界,也并不會只存在于景區之中。像重慶李子壩這樣的例子,在全國還有很多。
走出景區,能認識不一樣的土地?!跋萝嚺恼眨宪囁X”這種旅游方式的影子正在從中國游客的身上慢慢淡去。景區雖美,但不是一個地方的全部,當你走出景區,能發現一片新的天地。
無論是一座城市,還是一個鄉村,其中的景區都值得好好打造,但不能忽略的是,當地人的生活環境同樣需要重視,當地獨有的特色文化更需傳承光大。公園臺階處的無障礙通道設置、干凈的公共廁所,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細節,都會讓游客頓生好感。
走出景區,能發現不一樣的自我。旅游,不僅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心靈的體驗。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人在旅途,因為遠離家鄉,所見所聞大多也都是新鮮的?!斑@個現象有意思”“這種設計很不錯”……旅途中,我們時常會對他鄉的見聞情不自禁地感慨,隨著腳步增長的,還有我們見識的增多。
走出景區,在一片不常生活的土地上逛一逛,哪怕只是沿著路邊走一走,都是對自我閱歷的豐富,同樣有助于發現不一樣的自我。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當我們結束游玩,踏上歸途之時,旅途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會開始慢慢沉淀,歷久而彌新,這些將成為我們身上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