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初,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廣場附近的明秦王府城墻突然出現(xiàn)坍塌。據(jù)現(xiàn)場視頻顯示,城墻坍塌時,一輛公交車剛好開過,公交車未被埋,但另有其他車輛被砸受損。有網友形容,這是“明代的磚頭砸了現(xiàn)代的人”。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一位附近居民告訴記者,近幾日西安市一直在下雨,8月8日早上,有鄰居說秦王府的城墻上出現(xiàn)裂縫,“聽到消息之后我就趕過去,我剛到城墻附近,就看到城墻外側的磚倒了下去。”
親歷者董女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她當時和姐姐在公交車上,聽到哐當一聲,嚇得趕緊從車里跑出來,后面的車窗也全砸碎了。董女士表示,幸虧司機早開了10秒,“要是被砸的話,砸的剛好是我倆”。當時看到好幾輛車被埋,嚇得腿軟,感覺撿了一條命。
據(jù)了解,明秦王府城墻是西安的明藩王府邸,也稱秦王府,位于現(xiàn)陜西省人民政府及新城廣場。呈南北長方形,南北671米,東西408米,周長2158米,現(xiàn)四墻還殘存城墻遺跡。府城的四周原開有四門,分別為,東體仁門、西尊義門、南端禮門、北廣智門。2003年,明秦王府城墻遺址被列為為陜西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官方消息,由于連續(xù)降雨影響,位于西安市新城區(qū)新城廣場西側,于2009年實施的明秦王府城墻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fā)生坍塌,現(xiàn)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已送到就近醫(yī)院治療。
省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已到達現(xiàn)場,緊急進行勘察、研判,從專家目前研判看文物本體未受到破壞,文物部門現(xiàn)場正在落實搶險保護措施。市區(qū)已成立工作專班,處理相關事宜。
澳門古建筑保育專家、澳門科技大學鄭劍藝助理教授表示,酸雨和空氣污染對古建筑危害很大,所以很多時候采用一些“先進涂料”。但是,這些涂料雖然具有了防水的功能,但是它們的副作用也特別明顯,那就是不利于外墻的熱脹冷縮。墻上被涂料覆蓋的石頭在夏天強烈擠壓,而在冬天又相互撕扯,長此以往容易造成石頭斷裂,外墻形成一道道難以修復的大裂縫,對建筑物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雖然他不確定本次西安明秦王府城墻坍塌是否同類問題,但他呼吁全國各地的古建筑管理方,應該定期檢測。鄭劍藝助理教授更以澳門世界遺產建筑為例,提醒有關當局,應當避免建設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