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和獨特魅力的直觀展現,非遺源自生活,發端民間,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影像的記錄讓非遺的表達方式驟然鮮活。
“審美力,是一個人是核心競爭力”。新華網文化頻道聯合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共同推出【審美力·非遺影像公開課】之《他們鑒證了文明》系列云端課程。課程創新性地采用“紀錄片+公開課”的形態,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成果中精選20部非遺紀錄片,邀請11位非遺專家實時解讀紀錄片,以“陪同觀看、伴隨講解”為理念,從學術角度對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遺知識和傳承故事進行點評講解,使觀眾在欣賞紀錄片的同時,更深一層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要領和內涵,更進一步領會非遺保護的精神和意義,讓觀眾能夠在光影中,看懂非遺。
《審美力·非遺影像公開課》第八期“劉永周—皮影戲(騰沖皮影戲)”,是2016年支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在驗收中被評為優秀成果,并入選“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二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
劉永周
傳承人簡介:
劉永周(1944-),男,漢族,云南騰沖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皮影戲(騰沖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劉永周出自皮影世家。所在的皮影戲團多次參加原文化部舉辦的金獅獎全國第二代木偶皮影比賽、甘肅省道情皮影展示、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等比賽和活動,并獲得制作造型獎、金獎、參展獎等榮譽,他雕刻的皮影曾被云南民族博物館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收藏。1999年被云南省文化廳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稱號。2015年被云南省民宗局命名為“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