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儀隴縣累計投入4.97億元,新建水廠、人飲工程等設施,解決43萬余人飲水安全問題
●馬永紅
過去的儀隴有多缺水?14年前的一份調查報告《儀隴26萬老區農民飲水困難》記載:“全家人早上洗臉后的水,不能倒掉,晚上洗完腳后再喂豬。”“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時間天旱,每家都得出一個勞動力,到3公里外的溝壩里找水。”這是當時儀隴大地水資源匱乏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儀隴縣緊緊圍繞“治水興儀、興水惠民”的總體戰略,興修水利項目,助力脫貧攻堅。近年來,儀隴縣累計投入4.97億元,解決了54個場鎮、210個村居、43.1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一水帶來百業興
在脫貧攻堅中,儀隴縣堅持讓水利項目全力服從脫貧攻堅、支持美麗新村發展產業,充足的水源保障為貧困村成功招引了一批涉農產業,為貧困村脫貧增收奠定了基礎。
“水利基礎薄弱了,業主到我們村瞥一眼就走了。”儀隴縣周河鎮岐山村黨支部書記回憶,2015年,該村引進的一名業主,在村上考察一番后,因村上沒有可靠的水利設施而放棄了投資的想法。
2016年,儀隴縣的一批水利扶貧項目落地岐山村,該村整治山平塘11處,修建蓄水池6個、排洪溝400米、渠系1000余米。水利基礎設施完善了,水源有了保障,2016年該村成功引進了儀隴眾合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紅心柚產業。
補齊了水利短板,帶來了產業,也改變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門路。有了灌溉渠系,岐山村村民把土地流轉了,錢袋子也鼓起來了。昔日的旱山田變成了村民的經濟園。
儀隴縣賽金鎮潮水壩村,連片的柑橘樹苗翠綠欲滴,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有了水利做保障,我們的柑橘產業就有了希望。”海升柑橘產業園負責人說,產業園采取全自動化滴灌技術,所需的水資源全部來自該村的3座山平塘、2個提灌站、6個蓄水池。
一水帶來百業興。走進儀隴縣日興鎮黎明村、新政鎮安溪潮村、馬鞍鎮險巖村等地,都能見到小水利項目支撐起了大產業。自2014年以來,儀隴縣總投資達27282.05萬元,共新建“五小”水利工程1552處,整治“五小”水利工程892處。
蓄水助農保豐收
6月25日,儀隴縣金城鎮紅巖村村民許世榮一大早便來到屋后山頂的蓄水池,打開閘門,汩汩清水涌出,順著山勢流入山腰的稻田。
“前些日子天旱,稻田里的水快干了。”許世榮說,今年下過幾次大雨,水池蓄得滿滿的,他家的秧田再也不怕天旱了。
對于這個皮膚黝黑、憨厚老實的莊稼漢來說,屋后的蓄水池就是一家人的希望。“2016年,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整治了屋后的山平塘,蓄得住水了。”許世榮說,“去年,總共產稻谷3000多斤,僅這一項收入達4000元。”
許世榮家只是儀隴縣水利扶貧項目助農促豐收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儀隴縣新建中型水庫1座、新建小(一)型水庫1座,新建山平塘85座、整治山平塘756座,新建石河堰12處、整治石河堰17處,新建蓄水池794口、整治蓄水池81口;新建提灌站10處、整治提灌站6處,新建渠道649條327公里、整治渠道32條27公里。
一個個水池、一條條渠系、一座座水庫,滋養著田間地頭的莊稼,讓村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對于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級項目,儀隴縣按照項目要求,通過抽選、群眾議事會議等方式落實施工單位,群眾全程參與監督管理,確保了工程質量安全。
為了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永續利用,自2014年以來,儀隴縣將8萬立方米以上,100萬立方米以下的117座小(二)型水庫和59座山平塘納入水庫管理范圍,每年給予每座山平塘3000元作為工程日常維修養護專項費用下撥到鄉鎮,統一落實管護人員,確保工程有人管。
解決群眾飲水難
飲水安全是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儀隴縣按照中、省、市關于脫貧攻堅工作及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達標相關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采取新建水廠、延伸管網、分散供水等形式,全面構建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有效解決了群眾的飲水問題。
住在永樂鎮史家溝村一組的許爾雄和許祁紅等十幾家住戶,因管網未輻射到,儀隴縣對水源充沛的老井進行了擴容改造,建成集中供水工程,讓他們吃上了干凈方便的井水。
6月28日,記者走進金城鎮金印村,半山腰的一處集中供水站美觀干凈。據介紹,對于這樣的集中供水工程,儀隴縣專門聘請設計單位,編制了《儀隴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典型設計圖集》,每個鄉鎮分發一套,以此作為參考,統一標準、指導建設,按照“先建后補、定額補助”的方式建設,最后以驗收的實際量結算。
記者走進貧困戶聶少秀家里,一提到飲水問題,她便連連稱好,一邊說一邊走到水缸旁擰開水龍頭,自來水便嘩嘩流出。
“搬到聚居點之前,我們一家4口住在半山腰,山上的水井時常斷水,只能翻山去幾公里遠的地方或山腳挑水,這一來二去就得1個多小時。”憶起那段肩挑背負的過去,如今用上了干凈方便的自來水,聶少秀心中充滿了感激。
近年來,儀隴縣通過爭取中省預算內資金、國家專項基金、政府債券、易地扶貧搬遷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資金等,累計投入4.97億元,新建千噸萬人以上規模化水廠5處、供水總規模達7.9萬噸/天,實施管網延伸工程51條,新建農村分散人飲工程2.08萬處,解決了54個場鎮、210個村居、43.15萬人(其中貧困人口6.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