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 全市中小學及幼兒園全面復課。 不少家長在朋友圈發文稱“神獸歸籠,普天同慶”,可心里暗暗擔憂, 疫情下復課的小朋友在學校能否戴好口罩,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那么,小朋友應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呢?記者昨(7)日就此采訪了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
記者昨日采訪10多位家長了解到, 大部分對復課還是很放心。“現在娃兒所在的幼兒園只上半天課, 不在學校就餐和午睡。”其中一位家長告訴記者, 每天入學也嚴格執行了疫情防控措施, 需攜帶健康卡并出示健康碼, 每天小朋友也需要自帶水杯。可是,作為家長,此時幼兒重返校園, 還是擔心一些細節沒有做到位。
據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介紹,學生在進入教室之前,應該主動測量體溫并佩戴口罩,座位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在教室停留期間避免扎堆。這里需注意的是,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但很多家長并不清楚,小朋友戴的口罩不是防護效果越好越合適。建議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GB2626-2006并標注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其效果相當于顆粒物防護口罩。兒童佩戴口罩時需在老師的幫助及看護下使用,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當口罩在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摘口罩時注意不要觸碰口罩外表面, 按垃圾分類要求丟棄,并及時洗手。
第二,要注意勤洗手。在飯前便后、接觸公用物品或垃圾污染物后,以及咳嗽打噴嚏、觸摸眼口鼻等“易感”部位時,均應及時洗手。洗手要按照七步洗手法充分揉搓20秒以上,之后沖洗干凈。當不方便洗手時,也可使用含酒精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手消毒時要保證消毒劑充分接觸到手的每個部位。學校應提供可正常使用的、 充足的洗手設施,以及皂液(洗手液)、一次性干手用品、手消毒劑等供在校人員使用。
第三,學生在校還應盡量避免同其他人近距離接觸, 近距離交談。同時,還要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并妥善處理紙巾,或用手肘部遮擋口鼻; 當佩戴有口罩時, 咳嗽或者打噴嚏后應及時更換口罩;咳嗽、打噴嚏后應及時洗手。
第四, 不共用個人物品。私人物品,如衣物、毛巾、餐具等,避免同他人共用。建議學生自備餐具(杯具),避免混用。就餐時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可采用間隔錯位就餐、 分時段就餐等,學校也應該避免外賣入校。(記者 王治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