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介紹,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普通人的免疫系統沒有對新冠病毒的免疫保護記憶。通常情況下,病毒感染人體后,人體免疫系統才會產生響應,繼而產生保護性抗體和細胞免疫記憶。
施一表示,在疫苗沒有研發成功和上市之前,針對新冠病毒疫情,目前仍舊以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為主,主要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公眾應戴好口罩、勤洗手。對于已經感染的患者,做好“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給予臨床治療措施,可以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我們在持續對新冠病毒展開深入的科學研究,包括了解病毒的起源和進化,致病傳播機制以及病毒檢測技術的升級和優化,疫苗和藥物的進一步開發。”施一表示,依托中科院微生物所建立的“中國科學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文獻共享平臺”,匯聚了科研人員有關新冠病毒的研究文獻,集成了支撐文獻的核酸序列、菌毒種信息、晶體結構等科學數據資源,為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參考。(實習生 武雯婧)
實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