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張婉祎
截至今日,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40萬例。面對席卷地球的滔天大疫,已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獲得勝利。團結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世界各國距離團結一致還有多遠?
當前,蠻橫、荒謬地將疫情歸因于某個特定國家的污名化,是人類團結的最大敵人。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表示,國際社會最大的敵人不是新冠病毒本身,而是導致人們對立的污名化。他呼吁國際社會團結起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現在我們需要與病毒抗爭,而不是人人自危;現在我們需要各國努力,而不是袖手旁觀;我們必須團結一致,而不是污名化。我再說一遍:我們必須團結一致,而不是污名化。”
七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呼吁國際社會攜手同行,共同發展。如今,新冠肺炎大疫當前,病毒成為全球共同的敵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彰顯時代價值和意義。習近平曾強調,“病毒不分國界和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
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倡議者,也是踐行者。事實上,全球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向國際社會援助的步伐從未停止。截至26日,我國已向89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
“鐵桿朋友,風雨同行”;“云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千里同好,堅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道不遠人,人無異國”……一句句中方援助各國物資上的寄語背后,是中國送給世界的支持與溫暖,更是同世界人民共同抗疫的堅定決心。
然而,疫情面前,國際社會的合作是匱乏且艱難的,中國在國際援助之路上未免顯得形單影只。其背后的癥結是一些西方國家近年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的盛行,最終在疫情來襲時結下惡果,難以形成合力。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可以看到,在疫情來襲時,有的國家依舊堅持頑固落后的冷戰思維,一方面應對失措,另一方面卻頻頻揮舞污名化大棒干擾抗疫大局,企圖火中取栗。須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全球抗疫的背景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全身而退,拒絕團結、一意孤行必將吞下疫情肆虐的惡果。
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疫情持續暴發,一些原本對污名化手段樂此不疲的政府首腦深陷危機,終于開始考慮改弦更張,世界各國團結抗疫的希望開始出現。在此背景下,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將于3月26日舉行,全世界對此寄予厚望。人類能否暫時打破疑慮和隔閡,團結協作,共克時艱,結成抗擊病毒的統一戰線?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