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獲悉,據近日發布的《四川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顯示,在全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的大背景下,我省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2017年度,成都、綿陽、宜賓、德陽和南充排名全省綜合創新能力前5位。南充從2016年度第20位躍升至2017年度第5位。
“區域創新能力是指一定區域的創新主體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區域技術創新,對區域創新資源進行創造性地集成后,將創新投入轉化為新的產品、新的工藝,并實現市場化的能力,表現為對創新資源的占有和利用,協調推動區域創新活動的能力和對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貢獻能力。其中,科技創新能力是區域創新能力的基礎,它不僅是區域經濟獲取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也是解釋地區經濟繁榮程度差異的重要因素。”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報告》力圖突出創新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客觀呈現我省21個市州創新能力,為政府推動當地科技創新和優化區域創新布局提供基礎信息和發展思路,也為“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發展奠定數據監測和評價基礎。
據介紹,區域創新能力綜合評價結果由創新資源、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四個方面構成。
創新資源包括科技研發的經費投入、人力投入、科技基礎平臺;企業創新包括企業創新經費和人力投入、協同創新、知識創新和創新收益;創新績效包括知識性的創新成果、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創新環境包括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市場經濟和金融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報告》中可以看到,2017年度,部分市州排位較上年度有較大幅度變化,主要表現在各類創新要素的增幅方面,增幅高表明創新潛力大。我市主要在企業創新方面增長迅速,因此2017年度位次上升幅度很大。在排名前5位的市州中,成都和綿陽各方面發展均衡且領先,因此創新能力綜合水平處于領先地位,而我市創新能力綜合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創新資源上升至第13位,企業創新跨越式上升15位至第6位,績效創新上升9位至第10位,創新環境上升9位至第5位。
“區域創新能力還可分解為實力、效率、潛力三方面。實力是指一個地區擁有的創新資源絕對值,效率指的是一個地區單位投入產出的效益,潛力是指地區的發展速度。”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報告》中,我市區域創新能力綜合評價顯示,綜合實力排在第9位,潛力排在第1位。其中,企業創新潛力體現了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投入和產出的增長速度,我市排在全省第1位;創新環境實力體現了地區對全社會創新活動所提供的設施和服務總值,創新環境潛力體現了創新服務和基礎設施的發展情況,我市均排在第3位。(記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