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不少行業陸續復工復產。返崗復工后的市民朋友心態如何呢?記者昨(26)日采訪了解到,大多數市民對上班呈積極心態,但也有市民對復工后疫情的防控和自己如何盡快進入狀態存在一些擔憂。那么,復工后該如何調整心態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心理專家。
企業組織復工前心理輔導
從事辦公室文職工作的王瑞是個90后女孩,前段時間她天天在家里待著,晚睡晚起,作息不規律,經常失眠,有時候還鬧點小情緒。 近期復工后的她感覺充滿了激情, 似乎上班的自己活得更精致。
說起調整心態, 她說做好防護后復工的她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她所在的公司在復工前給他們發放了《員工防護指引》,前幾天公司還邀請專家給員工上了線上心理輔導課。
“考慮到近期企業正有序復工,我們特意安排了線上心理輔導講座。” 據王瑞所在的南充經濟開發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何為介紹,考慮到疫情的影響,在要求大家做好個人防護之余,他們主動聯系了南充精神衛生中心專家為員工復崗做心理輔導。
據南充精神衛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期他們通過線上平臺開展了多次針對一線醫護人員、復工企業、黨政干部等人群的心理輔導服務, 為800多位市民提供了幫助。
復工后要注意調整情緒
那么,在企業、單位紛紛復工復產的情況下, 員工應當如何面對焦慮、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緒呢? 南充精神衛生中心精二科科長王素芬分析了產生這些不良情緒的原因, 對大家調適情緒、 復工復產提出了專業的意見和建議。
據王素芬介紹, 疫情防控期間部分人敏感多疑、 草木皆兵;有的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辨別力下降;有的人反復消毒、洗手、量體溫,并且容易較真、沖動、不理智, 做出輕率的決定或偏激的行為; 還有人出現睡眠障礙。 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
要調整心態, 首先要做好個人防護。 上下班途中如果需乘坐交通工具, 一定要戴好口罩, 避免觸摸車上物品,減少接觸他人等;上班期間要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并做到常通風, 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距離,多人辦公時須佩戴口罩; 還要勤洗手、 多喝水;同時注意分餐進食,避免人員聚集;下班回家后,外套放于通風處, 手機鑰匙可擦拭消毒。
此外,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情緒是需要疏導的,而不是盲目地壓抑。因此掌握情緒的調整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大家要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態,然后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在家時適當鍛煉,合理地釋放情緒。
大家也可以學習一些自我調節的小技巧, 比如呼吸放松法,要獲得自我安全感還可以試試安全島技術和保險箱技術。如果要緩解緊張,可以試試空閑時發發呆或做做“白日夢”,把擔心和緊張的事情說出來或寫下來。
相關鏈接
市民可多渠道免費心理咨詢
據南充精神衛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自我調節仍不能解決問題,可撥打全市抗擊新冠肺炎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0817-2220000、0817-2316000, 獲取專業的心理干預志愿服務來調整自身不良情緒。同時,市民也可添加該院公益QQ(號碼2712282260), 進行一對一的網絡心理咨詢及心理干預。該院還有10多位專家參與了“四川省新冠肺炎心理干預整合平臺”的志愿服務,市民可登錄“華貝健康網”進行免費在線心理咨詢。(記者 王治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