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4)日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有“二月二,剃龍頭”的習俗,在這一天理發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記者昨(23)日采訪了解到,順慶、高坪、嘉陵三區的理發店已經陸續復業,市民進店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測量。部分理發店為避免人員聚集,暫時只接待會員。
部分店暫時只接待會員
“已經快兩個月沒理發了,非常影響個人形象,得知理發店復業后,我立即進行了預約。”昨日上午,市民何先生進入順慶區一家理發店時,店員除了給他測量體溫,還遞上消毒洗手液。理發后,看著鏡子里自己煥然一新的形象,何先生帶著滿意的心情回家。在這家理發店的玻璃門上貼著一張重要提示:“不佩戴口罩者、不接受體溫測量者嚴禁入內, 市民在進店時需接受登記。”而在理發店內,還飄散著一股酒精味。
“我們店于2月19日在順慶區商務局進行復業備案, 從22日起開始復業。”該理發店的店長周裕剛告訴記者, 平日里店內有20多名員工, 復業后每天只有5名員工上班。每天上班的員工都要進行登記, 并且在上班、 下班時都要測量體溫。此外,理發店內每天在早、中、晚將分別進行一次消毒,剪刀、梳子、 推子等理發工具每次使用后將立即進行消毒。 如果有員工或顧客出現發熱、 咳嗽等癥狀, 理發店將第一時間上報社區。
“實在對不起,近段時間我們暫時只接待會員。”采訪中,一位市民試圖進入店內理發,但周裕剛婉言謝絕,并將這位市民請到店外。周裕剛解釋稱,近段時間該店以及其余幾家連鎖店暫時只接待會員預約,一方面是因為每天只有幾名員工上班,接待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理發店有會員姓名、 手機號信息,可以有效進行登記。周裕剛還告訴記者,自己通過微信群和大量同行聊天交流了解到, 在復業之后,大約一半的理發店目前暫時只接待會員。
進店必須戴口罩測體溫
“往年‘二月二’,是理發店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 店內從早到晚都坐滿了理發的顧客。”周裕剛說,今年“二月二”,店內只接待20名顧客。截至昨日上午10時,已有12位市民與理發店預約在“二月二”當天理發。
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了解到,高坪區、嘉陵區內一些理發店也已陸續復業, 其中有一些理發店可以接待非會員。 這些復業的理發店均要求市民進店時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測量,并登記顧客信息。多家理發店店長表示,店內雖然可以接待非會員, 但如果顧客數量較多, 理發店也將暫停接待,避免店內出現人員扎堆。(記者 樂校臣 文/圖)
相關鏈接
“二月二”還有這些習俗
據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民俗專家潘家德介紹,民間自古便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相傳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之后雨水會逐漸增多,因此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人們相信龍是祥瑞之物,在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剃頭會讓人鴻運當頭,因此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的說法。
潘家德告訴記者,“二月二”在南充還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迎富節”。民諺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就是說,“二月二”迎來“龍抬頭”,就會迎來富足的生活。這一天吃雞蛋叫吃“龍蛋”,剃頭叫“剃龍頭”,吃面要吃龍須面,以求一個好彩頭。過去“二月二” 在南充還有個特別的習俗,就是女性在這一天不能動針線,因為這一天動針線可能會傷到龍王的眼睛。同時,大家在頭一天還應該把水缸接滿水以迎接龍王的到來。(記者 王治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