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放晴,市民扎堆曬太陽被志愿者勸阻
連日來,南充城區天氣放晴, 不少市民趁著好天氣到樓下遛彎,去公園透氣,或者像以前一樣出門鍛煉身體。市疾控方面專家提醒,天氣雖放晴,疫情仍嚴峻,建議市民盡量減少出門,在家及時增減衣物,適當鍛煉身體,合理飲食,增強體質,抗擊病毒。
記者走訪 晴好天氣外出市民增多
2月17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西河景觀長廊,盡管長廊周圍拉起了警戒線,人行步道上還用障礙物阻斷了通行,轄區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輪番勸導,但仍然有個別市民聚集在此,他們有的在河邊釣魚,有的三五成群駐足閑談,甚至還有人躺在條椅上曬起了太陽。
“從過年開始,就一直在家窩起,除了買菜哪也沒去,這幾天天氣好,我帶老伴出來散散步、透透氣,曬曬太陽也能殺病毒嘛。”市民劉大爺輕松地說道。
“我們幾個都是一個單位的,身體都好得很,聊會天沒得問題。”幾位正興致勃勃聊天的市民竟然這樣對記者說。
隨后, 記者又來到濱江景觀長廊,雖然通往江邊的通道已被封閉, 并有工作人員值守,但在沿街的步道上,還是有極少數市民或散步或逗留。記者發現,雖然他們都戴著口罩,但仍有個別市民防護意識不高。
“這些天沒出門, 快憋壞了。今天天氣好,所以出來坐一下。”市民張先生表示,自己就住在附近,他散會步就會回家。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 在記者采訪期間, 絕大部分市民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勸導教育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專家建議 讓“宅”家生活健康
“當前仍值疫情期,廣大市民不能麻痹大意, 病毒比我們想象的要狡猾。”市疾控中心專家田洪瑞建議,防控期間,市民盡可能待在家中,減少人員流動,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不到人多的地方扎堆。田洪瑞表示,采取主動防控,少出門、不扎堆、不聚會,是隔絕病毒傳播直接有效的方法。
此外,田洪瑞還提到,冬春交替季節溫差較大,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更應該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注意防寒保暖,室內保持經常通風。
“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和親人多聊聊天, 都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還有很多運動都可以在室內開展,比如瑜伽、太極拳、八段錦、平板支撐等;有條件的,還可借助體育器材鍛煉身體,如舉啞鈴, 拉彈力帶等。” 田洪瑞表示,雖然宅在家,只要合理安排,也能過得健康、舒心。
防疫知識
曬太陽能不能殺滅冠狀病毒?
立春后,陽光“額度”增加,但曬太陽在當前形勢下,未必有益健康。專家表示,曬太陽并不能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雖然冠狀病毒對熱較為敏感, 但必須達到一定溫度且超過相應的時間才能滅活病毒。 殺滅病毒需要的環境是56℃高溫且維持30分鐘,紫外燈照射60分鐘。 兩個條件要同時滿足才行, 這在外界普通環境是很難實現的。 太陽的照射溫度不能達到56℃, 日照紫外線的強度也達不到紫外燈的強度。(記者 祝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