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通訊員 鄧玲)5月21日上午,儀隴特校聾生班的班主任劉冬梅老師針對收到的三張微信圖片開展了一次特殊的安全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疏導。
就在5月20日,劉老師收到了班上一名聾啞學生家長發來的三張微信圖片,上面反映該學生消沉厭世。想到該生平時性格內向孤僻又暴躁,劉老師立即警覺起來,并馬上聯系住在學校的聾啞實習老師王興林,請他立刻找該學生“談談”心,了解該學生的心理狀態。
5月21日上午,第一節“安全”課上,劉老師和王興林老師一起對班上學生開展了主題為“陽光生活 積極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聾啞學生們圍在一起,認真“聆聽”著劉老師和王老師關于生活、學習、娛樂、人際交往四方面的教誨:在生活中應該樂觀地面對自身的缺陷,與人和諧相處,遠離電子網絡游戲的誘惑,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掌握了足夠的文化知識與技能才有可能在畢業后找到工作自食其力,也才能獲得他人的贊許與尊敬。
課后兩位老師又針對那名消沉學生愛玩手機游戲、性格孤僻暴躁等問題與他單獨談心,鼓勵他要開朗起來,多與同學接觸,友好交往,互幫互助;要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而不是游戲中。隨后又給他看了網上的一些殘疾人工作招聘信息,讓他認識到了自己沉迷游戲不思學習是沒有前途的。經過老師們耐心的心理疏導,該生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與錯誤并下決心改正,積極生活與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聽力障礙兒童因自身生理缺陷往往都很自卑,特別是進入青春期以后,思維的發展、生理上的變化、以及客觀存在的一些矛盾。如:積極向上與學習困難的矛盾,理想與現實所產生的矛盾,渴望融入社會與自卑、懦弱之間的矛盾等等,都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特校老師經常性對聾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導,解決他們的困惑與無助,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消除負面思想,積極面對生活與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