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記者從市委改革辦獲悉,南充推出的“脫貧奔康產業園”、公立醫院改革“五新”模式、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試點示范區建設、營山縣創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創新設立“四項基金”助力脫貧奔康、公安改革“雙4+3發展戰略”、創新設立“記者河長”制等10大改革亮點受到國家級表彰11次。
市委改革辦負責人稱,通過聚力攻堅、重點突破,南充改革亮點紛呈、成效顯著,群眾對改革成果獲得感持續增強。
據了解,針對貧困群眾致富門路匱乏發展產業沒有方向、農民單打獨斗發展產業沒有規模、風險難以控制發展產業沒有動力等問題,我市堅持“三集中兩覆蓋五聯動”,創新“四大機制”,在貧困村全覆蓋建設脫貧奔康產業園,推動了扶貧產業集中集約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建設脫貧奔康產業園帶動貧困戶5.7萬戶入園發展產業,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初步形成了生豬、有機糧油、蔬菜、水果、小家禽、食用菌等扶貧支柱產業,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可持續增收。
作為第二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南充按照“強化公益性、突出聯動性、重在突破性、發揮示范性”的總體要求,探索建立以科學就醫新秩序、現代醫院新模式、人事管理新制度、收入分配新機制、醫保支付新方式為主要內容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五新模式”,破解了制約公立醫院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試點城市”。
在脫貧攻堅方面,2016年以來,南充立足脫貧攻堅主戰場,聚焦靶向精準、破解“三難”目標,市財政局把好籌建、管理和使用三個環節,及時完成教育扶貧基金、衛生扶貧基金、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扶貧小額信貸風險基金“四項基金”組建工作。截至今年1月,我市9個縣(市、區)共組建縣級教育扶貧基金2722.9萬元、衛生扶貧基金2702.8萬元、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4.12億元、扶貧小額信貸風險基金2.56億元,在脫貧奔康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記者 易立權 見習記者譙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