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八爾湖鎮純陽山村新農村。 梁洪源/攝
“全市實現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9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7.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上,市委書記宋朝華的講話,擲地有聲宣告我市歷史性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歷史性消除了農村絕對貧困,全場掌聲如潮、經久不息。
2019年,一個值得所有南充人銘記的一年。在黨中央和省委堅強領導下,全市精準脫貧連戰連勝,取得巨大成就,為2020年南充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變臉: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
連日陰霾天氣后,12月26日,久違的陽光灑遍南充山山水水。
南部縣八爾湖畔,村民王寶中望著大好陽光,露出農家人憨厚的笑臉———眼瞧著元旦就要來了,聽天氣預報說最近有幾天好天氣,真是老天幫忙啊!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前,王寶中和妻子僅靠種地和打零工養活一家五口人。王寶中母親已經70多歲,患有白內障,心臟也不好,需要看病吃藥。兩個女兒都在上學,經濟壓力大,勉強維持溫飽。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村里引進龍頭企業帶頭發展食用菌。王寶中利用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入股脫貧奔康(食用菌)產業園。從此,這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戶變成了“企業員工+股東”。他和妻子在園區打工,兩人每月可收入3000元左右,再加上食用菌大棚分紅,每年收入近10萬元,他家一舉甩掉“窮帽子”,蓋起了新房子。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王寶中并不滿足。“政府在我們八爾湖鎮打造鄉村旅游,我們要主動跟上步伐才行。”說干就干,今年初,王寶中利用自家新居,經過簡單改造,像模像樣搞起了民宿“農家樂”。2019年勞動節正式開張,生意不錯,讓夫妻二人樂得合不上嘴。“我們中國要在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我也要再努一把力,堅決不給我們八爾湖鎮、不給我們南充拖后腿!”王寶中說。
王寶中家的變化,僅是八爾湖畔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不少人如王寶中一般,在甩掉“窮帽子”后,又在政府幫助下,利用自家新房經營起“農家樂”。以往不值錢的蘿卜干、紅薯干等農家“土貨”,竟成游人眼中的搶手貨。憑借產業發展和“農家樂”經營,王寶中所在的純陽山村在2018年就已實現人均年收入逾17000元。
以往的淹沒區、貧困村,青壯年外出、田地荒蕪,窮得叮當響。如今的八爾湖畔,產業園一望無際,寬闊平坦的村道四通八達,風貌統一的川北民居錯落有致,居民房前屋后綠樹環繞、瓜果飄香,簡直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畫卷。
八爾湖鎮的精彩蛻變,正是南充大力實施產業脫貧特別是旅游脫貧的縮影。在閬中市天宮鎮五龍村,座座民宿酒店讓游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在蓬安縣百牛谷鄉村振興示范點,每到夏日“接天蓮葉無窮碧”躍然眼前,賞荷花、品花茶,小住一晚民宿,推窗滿是蓮香,令人心曠神怡。旅游脫貧給農村帶來的,不僅是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而且很大程度改變了農業農村落后面貌,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讓“兩不愁三保障”有了更真實體現。
大跨越:57.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產業扶貧,標本兼治。全市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貧困群眾長期、持續增收的根本途徑,這也成為全市脫貧攻堅的最大亮點。
昔日荒山坡、如今果飄香,村道連成網、民居換新顏,走進儀隴縣賽金鎮潮水壩村,新農村氣息撲面而來。
潮水壩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沒有資源、交通不便、土地貧瘠。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村里就剩些缺乏勞動能力的老人。
2017年1月,儀隴縣引進陜西海升集團,建起以潮水壩村為中心,輻射帶動賽金鎮10個村、面積達1.6萬畝的脫貧奔康柑橘產業園,打造出儀隴脫貧奔康的產業“航母”。
如今,登上高處放眼望去,滿眼是郁郁蔥蔥的柑橘樹,一棟棟青瓦白墻的川北民居掩映其中,四通八達的水泥路通村達戶,整個場景猶如一幅巨大的畫卷。
守著金飯碗受窮,這并不是天方夜譚。蓬安縣相如鎮牛毛漩村距縣城僅幾公里遠,曾經卻是地地道道的貧困村。村子整體位于陡坡上,水田少、旱地多、土層薄,靠天吃飯讓這個村子“窮”名遠播。
在蓬安縣脫貧攻堅大會戰中,牛毛漩村不僅修建了5.1公里水泥路、新建提灌站一座,還發展起4個種養產業區,2016年全村實現出列。
村民鄭德是牛毛漩村致富能人,返鄉創業多年,從最初4只羊發展到現代化規模養殖場。“其實早就想多養羊,可我在創業之初既沒錢也沒門路。”鄭德說,村里修通產業路后,村干部為他代辦手續,還給他請來農技員作指導,“讓我發展產業更有信心!”
經村黨支部協調,牛毛漩村11戶貧困戶利用產業周轉金向鄭德“借羊”,托養在他的養殖場,每年享受分紅。2017年,鄭德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堅持把發展產業、促進就業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大力推進脫貧奔康產業園提質增效、提檔升級,為貧困群眾真正找到一條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的路子。 全市不斷完善脫貧奔康產業園運行、管護和利益聯結機制,制定《園區管護和考核問責辦法》,確保園區建得成、管得好、效益高。
2019年,全市繼續大力強化特色扶貧產品基地培育,在全市確定300個特色扶貧產品基地(園區)進行培育,探索建立“產品種類齊全、生產管理科學、質量放心可靠、來源追溯清晰、帶動效果明顯”的扶貧產品生產體系。同時,創新建立南充扶貧產品銷售平臺,積極組織南充扶貧產品參與省內外展銷活動,擴大南充扶貧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提升貧困戶產業增收帶動率。
大魄力: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小康
行百里者半九十,僅僅甩掉“窮帽子”,南充人并不滿足。市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率先脫貧摘帽只是底線,同步全面小康才是目標。將緊緊圍繞“2019年鞏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目標,一場硬仗接著一場硬仗打,全力奪取脫貧攻堅最后勝利。
按照安排,2020年全市將聚焦聚力抓好鞏固提升。著力建立穩定脫貧監測機制,進一步完善“回頭看”“回頭幫”工作機制,結合“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成果,精準實施“回頭幫”,確保穩定脫貧不返貧。實施已脫貧戶分類管理,將已脫貧戶分為“穩定脫貧戶、返貧風險戶、返貧戶”三類,根據實際情況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對穩定脫貧戶,完善后期幫扶措施,落實持續扶持政策,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對返貧風險戶,加大關注力度,找準返貧風險點,統籌扶貧資源,制定補短措施,消除返貧風險;對返貧戶,納入當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認真分析返貧原因,調整充實幫扶力量,建立臺賬精準扶持,確保穩定超過當年脫貧標準。
為防止貧困新增,全市各地將聚焦特殊困難群體開展幫扶。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重點聚焦“重病戶、殘疾戶、老人戶、五保戶”等農村特殊困難群體,逐鄉、逐村、逐戶、逐人建立臺賬,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動態監測,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逐人逐戶銷號。同時,將統籌銜接鄉村振興,將鄉村振興的資金投入、項目安排、政策舉措優先向貧困任務較重的地區傾斜,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
黨中央、省委要求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市委、市政府深入領會、堅決貫徹。在產業扶貧領域,全市上下將進一步強化扶貧主體監管工作,防止出現套取扶貧資金后“跑路”等損害貧困群眾利益行為。扶貧小額信貸涉及面廣、人多,將進一步完善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各地將定期對各縣(市、區)扶貧小額信貸不良貸款處置合規性進行督查,并全市通報。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也將得到規范,按照要求,將加強扶貧項目論證、項目錄入和動態調整,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確保扶貧資金安全使用、規范管理、發揮實效。鐵的紀律和制度,鋼的意志和決心,確保南充在脫貧攻堅征程中始終行之正道。(記者 張春華)
大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