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門街道辦棗子溝村村民湯官太,放棄在外發展的機會,回鄉發展食用菌產業,這項產業鼓起他自己的“腰包”。
畫面中正在查閱食用菌種植技術資料的,就是食用菌家庭農場業主湯官太。每周他總會抽半天空隙時間來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是什么讓他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呢?原來,剛剛回鄉創業的他滿懷激情建起2個大棚,種下平菇、香菇和羊肚菌,由于缺乏種植技術,致富之門沒有對他這個門外漢敞開大門,讓他虧的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培訓,湯官太掌握了菌類種植越夏這一關鍵技術后,種菇得心應手,每年的收入越來越多。當他看到鄉親們經濟還有困難時,辦起食用菌家庭農場,吸納村里17戶貧困群眾就業。
目前,湯官太的食用菌基地由最初占地3畝2個菇棚發展到現在占地20余畝70個菇棚,并依托國家“電商+精準扶貧”項目,創建該村第一個電商服務站,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年銷售營業額達500多萬元。
【編后語】返鄉農民工湯官太依靠勤勞的雙手和敢拼敢闖的勁頭,叩開了致富的大門,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創業的道路上的他,并沒有忘記黨和政府的關懷,以一顆赤子之心反哺鄉親,值得我們大家為他點贊。